春到人間暖,節來萬家圓。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這是農歷虎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安康,相守團圓。
“萬家燈火?元宵鬧 一碗湯?圓瑞氣盈”,中國民間在元宵節有吃元宵習俗。元宵外皮由糯米制成,內餡食材豐富,烹飪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寓意未來的日子,圓圓滾?滾,白白胖胖,好事多?磨,順風?順意。
宋代詩人吳潛在《柳梢青·己未元夕》中所言,“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元宵節是春節最后的團圓,應該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與團聚,這樣即使遠行,也擁有最富有的行囊和愛的祝愿。
(圖/文:鄭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