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據古籍記載,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祭月的日期為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所以又有秋節、八月節之稱,又因有祈求團圓的習俗,所以又有團圓節之稱。而正式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時是在唐朝,盛行于宋朝,直至現在,從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我國的法定節日。
????古代人在中秋這天都做些什么呢?在古代每逢中秋節的祭月儀式都要擺上香案和祭品,其中必不可少的祭品是月餅和切成蓮花狀的西瓜,在夜晚時把月亮神像放在朝月亮的方向,點燃紅燭,全家人都要拜祭月亮,然后由家里的女主人切開月餅。在古代,中秋的習俗還有賞月、觀潮、燃燈等等。
????除此之外,古人還常常以詩寄情抒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這些家喻戶曉的詩句中,我們便可以體會到古人過中秋的意境,感受到醇厚的中秋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中秋文化已不能滿足于時代發展和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為此,賦予傳統中秋新的文化內涵就顯得尤其的重要了。
????時代的發展,不但不會導致中秋節的衰落,相反可以豐富其形式、推動其傳承。我們今天現代化的生活,其實與中秋節的傳統文化沒有必然的沖突,人們的潛意識里,仍然很注重中秋節這一重大節日,回家團圓,與親人一起話家常、品月餅、賞月亮......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現在各種生活的便利,更好的傳承和豐富中秋節傳統文化的內涵,讓節日賦有更多的新意和樂趣,如:在外打工的游子可以利用如今便利發達的交通條件,在中秋佳節回鄉與親人團聚;可以利用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向遠方的家人、朋友,發送一條溫暖的短信,遙寄節日的祝福和思念;可以在廣場上,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組織開展一場熱鬧的慶中秋活動...... 總之,在貼著“現代”“時尚”等標簽的今天,我們應當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的熏陶和樂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不斷豐富傳統文化內涵。
????傳統中秋佳節,我們既要傳承,也要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我想,這樣才能讓中秋節更加具有符合新時代的氣息和韻味。(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