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快到了,端午是傳統佳節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有一些不同,但萬變不離其中的是端午最具典型的代表作就是劃龍舟、吃粽子和掛艾草等,如何能將傳統的佳節過得更精彩更熱鬧呢?那需要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佳節的同時不光是過節,還要將傳統文化真正傳遞到每個老百姓家中,讓他們都能感受到傳統佳節的快樂和熏染,這需要與各地風俗文藝活動相結合。
????為了能讓市民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佳節,采取了很多“接地氣”的方式。有的地方以紀念屈原為背景,在當地的中學、小學、幼兒園開展經典詩歌朗誦活動;有的地方組織志愿者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這樣的方式來傳承端午傳統佳節愛國愛家的美德精神;還有的地方以“追憶”的方式組織開展一些傳統的端午佳節活動,以現代和古代文明精神相結合的方式來“追憶端午”。同時還有一些地方在端午的時候不忘幫助身邊困難的群體,用幫扶的方式來帶動身邊困難群體共度端午。
????不同的形式表達背后的的目的和背景都是一樣,都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佳節有了文化內涵的烘托更能體現出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更能深入老百姓的心中,讓他們在過傳統佳節的同時也能體會文化內涵的快樂。
????在現代社會中傳統文化自然也會遇到一些表現形式上的改變,一些習俗,在社會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本應該存在的載體。城市的快速擴張以及科技的不斷飛躍,更是讓人感覺應接不暇。也有一些節日,只剩下了浮躁的商業營銷。但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傳統節日本身所代表的中華精神和價值內核不應丟失,比如團圓、向上和愛國、價值觀等。
????端午佳節的內核折射出的是中華民族歷來熱愛祖國,熱愛愛國主義者,熱愛生活,熱愛節日,崇尚向善向好向上等美好追求的優良品質和傳統。端午節如此,每一個傳統節日亦是如此。在弘揚傳統文化、保護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無論是社會組織,亦或是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需要考慮在這個過程中的義務和責任。(郭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