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 文/圖)步行5分鐘到社區體驗非遺課程,午后在萬象匯共享練習室排練民族舞,傍晚漫步流光溢彩的大渡口公園,入夜赴湖畔星空集市感受煙火氣……9月25日,家住新山村街道鎖口丘社區的居民李芳,用一天的生活軌跡,生動勾勒出街道“15分鐘高品質生活圈”的日常模樣。

今年以來,新山村街道以“美好新山村?優質生活圈”為核心目標,聚焦轄區4.5萬居民的衣食住行、文旅休閑需求,在2.7平方公里范圍內統籌推進品質提升行動,串聯6個社區資源,讓“15分鐘高品質生活圈”的愿景從藍圖變為現實。
為激活生活圈的文旅活力,新山村街道打出“IP+資源”組合拳,以“我在重慶、你好平安”為地域IP,將軌道交通2號線平安站打造成新晉“網紅”打卡點,同步串聯富士達美食風情街、福盛餅屋等特色商戶及萬象匯商圈,形成“一站即達”的消費休閑鏈。同時,創新“文旅+音樂IP+商業體IP”模式,通過“花開的聲音”主題音樂會等系列活動,為“公園+”環湖經濟圈注入文化動能。
此外,新山村街道整合城市書屋、社區圖書室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域的“15分鐘閱讀圈”,常態化開展圖書借閱、科普講座、文藝展演等服務。同時,緊扣群眾需求,協助打造“街BA”城市籃球賽、青少年體育舞蹈賽、退役軍人運動會等特色體育IP,讓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以前帶孫子參加文化活動,要專門跑到區文化館、區圖書館,現在社區書屋下樓就到,還經常舉辦手工課、故事會,孩子每周都盼著來!”家住藍光中央廣場小區的居民張敏介紹,如今,她還報名了街道體育賽事的啦啦隊,日子過得豐富多彩。
“從‘有’到‘優’,是街道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的核心追求。”新山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將引入更多優質文化資源,推動非遺體驗、藝術展覽等活動進社區、進商圈,優化公共文化空間功能,探索“書屋+文創”“場館+培訓”的融合模式,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具品質、更有溫度的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