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近日,大渡口區通過多方聯動、綜合施策,成功化解一起因醫療糾紛引發的涉穩風險,不僅幫助當事人回歸正常生活,更有效維護了社會平安穩定。
此次涉穩風險源于市民陳某小兒子接種疫苗后患病引發的長期糾紛。期間,陳某多次串聯煽動滋事,甚至揚言采取極端行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全區安全穩定歷史遺留問題攻堅化解范圍,同時組建工作專班、細化落實化解方案、籌集專項幫扶資金,為從源頭化解矛盾筑牢堅實基礎。
“我們始終以‘釘釘子’的韌勁破解矛盾堅冰。”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專班用“反復講政策、反復講情理、反復講得失、反復講法治、反復講預期、反復送溫暖”的“六個反復”工作法,通過30余次上門約訪,逐步叩開當事人心門,“每一次上門,都是一次信任的儲蓄;只有把‘賬本’做厚,才能把‘心墻’拆薄。”
工作人員用政策文件逐條解釋鑒定結論,用同類案例對比分析利弊,用減免醫療費、協調低保等幫扶舉措傳遞溫度,最終讓陳某感受到“問題有人管、困難有人幫”的誠意,他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抗拒逐漸轉變為后來的主動傾訴。
為提升化解實效,大渡口還積極爭取市級部門支持,構建起“市區聯動、跨區協作”的化解網絡。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市級醫學專家介入,開展醫療鑒定、學科說明、心理輔導等工作,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開展醫療救助、減免費用。“從市級專家到基層干部,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矛盾化解的‘第一責任人’。”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套“專家會診+困難幫扶+心理疏導”的組合拳,既保障了群眾合法權益,又及時防范了風險升級,最終讓陳某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不再有過激言行,回歸正常生活。
此次矛盾化解,是大渡口區推進安全穩定歷史遺留問題整治的縮影。通過“周調度、月研判、季督辦、動態銷號”4項運行機制,梳理征地拆遷、勞動保障、合同糾紛等領域的39個突出問題,明確20個重點攻堅項目。針對訴求突破政策底線、歷史成因復雜等難題,創新“五化”“四到位”處置程序,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維護權益。截至目前,已實質性化解劉某拆遷安置補償、羅某工傷醫療訴求等4個問題。
“此次成功化解不僅維護了轄區平安穩定,更為類案處置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渡口區將以個案化解為契機,全面檢視醫療領域工作,推動醫療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從“反復上門”到“心門漸開”,從“個案攻堅”到“類案樣板”,大渡口區以“情理法交融、市區街聯動、防化解一體”的實踐,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之路,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鮮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