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永香
“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學,我們上班也更安心了,這多虧了聯絡點人大代表的跟蹤幫助!”近段時間,說起孩子的入學問題,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職工文亮滿懷感激。
此前,文亮一直為孩子入學問題犯愁——作為流動職工,他對當地入學政策不熟悉,眼看開學臨近,孩子的學籍還沒著落。轉機源于一次走訪:設立在公司的人大代表聯絡點代表們在走訪企業中,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刻啟動聯動機制,通過聯絡點-社區-街道-區教育部門的多級協同,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今年來成功為包括文亮在內的8名流動職工解決了子女就近入學問題,協調1名職工子女轉學。
這溫暖的一幕,正是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在推動民主實踐向基層延伸的過程中,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創新打造“民情懇談 兩橋雙聯”工作模式,通過“家站點”三位一體的立體化網絡,搭建民意連心橋、民情直通橋,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使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煥發出蓬勃生機。
而設立在秋田齒輪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摩產業鏈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便是這一模式中的關鍵一環,不僅推動人大代表履職向基層、向企業延伸,更讓民主實踐成為激活產業發展動能的“助推器”。
據介紹,聯絡點吸納了10名政治素質高、履職能力強的人大代表和議事代表,他們來自不同行業領域,能多維度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圍繞“汽摩企業科技創新”“產業人才培養”等企業關心的議題,聯絡點定期開展主題接待、專題講座和調研座談。今年來,針對企業需求開展接待活動7次,收集到關于產業鏈協同、技術升級的意見建議12條;舉辦員工技能提升、安全生產等培訓活動9場,覆蓋企業員工6000余人次。更重要的是,聯絡點還將企業訴求與區域發展相結合,推動形成《關于推進新能源智能網聯汽摩產業鏈建設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的建議》,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了寶貴參考,助力全區汽摩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此外,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將人大代表之家作為民主協商主陣地,與街道已持續15年的民情懇談會深度融合,形成“征求-懇談-解決-反饋”的閉環機制。今年以來,共組織召開民情懇談會12次,人大代表、街道議事代表和社區居民參與人數26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8條,實現了“一個問題、一個項目、一個方案”的精準辦理,讓居民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
如果說“代表之家”是民主協商的“主陣地”,那么“代表聯絡站”就是服務群眾的“前沿哨”。為切實推動人大代表和議事代表深入參與社區治理,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打造橋口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通過走訪入戶、庭院座談等常態化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居民反映的兒童活動空間不足問題,代表們積極聯系社區,助力“兒童友好街區”打造;墨香庭、悅璽小區人行道樹枝茂密影響出行,代表們迅速聯動多部門完成修剪;針對暑期青少年需求,組織“我是祖國小小兵”軍訓活動,108名孩子在訓練中培養紀律意識;更依托“渝好空間”項目打造1200平方米綜合性服務空間,通過“好業在身邊”活動幫助全職媽媽蔡婷婷成長為社區兒童藝術指導師,還帶動11名女性實現家門口就業。
從企業車間里的“暖心助學”,到社區院落里的“樹枝修剪”,再到居民懇談會上的“民意征集”,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以“民情懇談 兩橋雙聯”模式為抓手,讓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于基層治理的每一個環節。未來,區人大常委會茄子溪街道工委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讓“家、站、點”的服務網絡更加緊密,讓民主實踐的觸角延伸到更多角落,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民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