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晨鷺
市委六屆七次全會提出,要以城市更新為抓手著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突出群眾所愿即城市所向,以“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為牽引,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推動群眾生活面貌、城市環境風貌不斷展現新氣象。
大渡口區緊扣市委六屆七次全會部署,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擴大普惠性公共服務供給,全面繪就高品質生活新圖景。
完善基礎設施
“現在上下班回家時間更短,擁堵情況緩解了很多?!苯眨簳熉方值腊厝A社區居民馮華說,此前柏華街松青路交叉口早晚高峰常堵得水泄不通。今年4月,區城市管理局多方協作,通過增加車行道、延長車行綠燈時長等,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另一邊,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鋼花村黃桷大樓老舊片區曾因無停車位、無專人管理,違停嚴重。區城市管理局利用社區道路及空地,新增37個停車位,通過抽簽定停車資格并實現社區自治,讓停車秩序逐步規范。
2025年以來,大渡口區聚焦商圈、學校醫院周邊等區域,開展緩堵促暢“小切口”治理,整治8個堵亂點,建成5個小微停車場共283個泊位,完成8個社區停車綜合治理。
在群眾日常生活中,更多暖心變化正在同步發生。八橋鎮在雙林社區、常嘉社區以小區為“圓心”,15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串聯起菜市場、養老驛站、圖書館等便民設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效能。
2025年上半年,大渡口區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以點帶面推動全域“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構建起集生活、休閑、醫療、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高品質生活服務圈。
優化教育供給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大渡口區深化“黨建引領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打造“鑄魂啟智·紅心育夢”教育系統黨建總品牌及35個直屬學校黨組織子品牌,分學段開發精品思政課、“楷模潤心”主題班會課,形成“小學故事浸潤—初中案例探究—高中思辨升華”階梯式育人目標。
“我準備把孩子送到小區旁的幼兒園上學,這里教學質量高,送娃上學既方便又放心。”去年投用的區實驗幼兒園春草園B區深受家長青睞。
大渡口區擴大公辦資源供給,區實驗小學改擴建新增學位900個,茄子溪中學改擴建新增學位500個、大渡口區西大附中新增學位3000個,新開辦公辦幼兒園2所,新增學位630個,滿足區域內居民優質公辦教育資源需求。
義務教育階段通過深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新增大渡口區西大附中教育集團,教共體辦學覆蓋率達到96.7%;高中教育構建起以1所市級名校為引領、2所聯招學校協同發力、多所知名院校合作銜接的發展體系;職業教育持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新增大數據技術應用等9個新專業……
當前,大渡口區正深耕教育強區建設,教育發展的民生溫度與惠民實效愈發凸顯。
強化醫養服務
“陳醫生每周上門測量血壓、血糖,讓我心里特別安穩?!奔易“藰蜴傴P陽社區的82歲獨居老人王歷英說。她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被社區家庭醫生納入“黃色”重點管理,“有這樣的家庭醫生,我們獨居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了?!?/p>
據了解,全區共有169支家庭醫生團隊,通過上門巡診實現精準守護,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病患者等“七類重點人群”實施“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已完成隨訪服務23.4萬人次。
打造“義渡健康集市”義診巡診服務品牌,深入企業、村社、學校、養老院等舉辦健康活動123場次;構建“1+6+N”家庭醫生驛站體系,提供錯時服務、預約上門醫療服務……區衛生健康委打造“四診聯動”模式,織密“15分鐘健康服務圈”,構建起多層次、便捷化的基層醫療服務新格局。
在養老服務方面,大渡口區逐步完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陣地,已累計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站46個。
構建“一網三全四有”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打造“義渡到家”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品牌,推行“線上點單、機構接單、回訪評單”的全流程養老服務模式……當前,全區已實現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全鏈條”,惠及群眾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