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8月26日上午9點,在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區月光村小區門口,78歲的曹祖芬一眼就看到了拎著兩大袋蔬菜的周樂珍。今年86歲的周樂珍腿腳不便,是一名獨居老人。曹祖芬趕緊快步上前,一把接過袋子:“周姐,跟你說過多少回了,買菜叫我一聲,你怎么又自己扛這么多!”
作為“曹大媽鄰里守望隊”的隊長,曹祖芬每天都會在小區轉一轉,心里始終惦記著那些高齡老人的需求。例如,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拎重物、給獨居老人打掃衛生、為空巢老人買果蔬等,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她一堅持就是兩年多,從未有過絲毫懈怠。
“快進屋里歇著,我幫你把菜歸置好。”曹祖芬熟門熟路地扶著周樂珍進屋,放下菜袋,就拿起圍裙系上。她先把新鮮的白菜、蘿卜放進冰箱,又將土豆、紅薯擺在通風的竹籃里,動作麻利又細致。周樂珍坐在沙發上,看著忙碌的曹祖芬,笑著說:“有你在,我省了不少心!以前買次菜上樓要歇三回,現在有你幫忙拎,輕松多了。”
據了解,新山村街道60歲以上人口占比27.3%,許多高齡、獨居老人面臨著諸多生活難題,拎重物上樓氣喘吁吁、打掃衛生力不從心、日常無人陪伴倍感孤獨。為了打破老年人“被動接受服務”的困境,新山村街道積極探索創新,推出了“養老管家”志愿服務模式,在轄區內精心組建了15支志愿服務隊,“曹大媽鄰里守望隊”便是其中最為活躍的一支。這支隊伍的7名隊員年齡都在60到78歲之間,都是精力相對充沛的低齡老人。他們懷著滿腔熱情,專門為社區里行動不便、獨居的高齡老人提供貼心的生活幫扶。
“以前退休在家,每天的生活就是買菜、做飯、看電視,感覺自己就像個沒用的閑人,心里悶得慌。”曹祖芬一邊擦桌子,一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有一次新山村街道開居民大會,號召我們這些‘年輕老人’去幫助高齡老人。我一聽,立馬就舉手報名了,因為這是一件有愛心、有意義的事情!”
新山村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街道15支志愿服務隊已累計服務老人2000余人次,帶動300余名居民從“坐等服務”轉向“主動奉獻”,越來愈多的低齡老人主動報名加入服務隊,“接下來我們還想加一項‘上門檢修’服務,招募一些有手藝的低齡老人,幫有需要的高齡老人檢查水電、換個燈泡,讓大家的生活更方便。”
如今,這股暖心的志愿服務之風在轄區越吹越盛,一幅溫馨和諧的社區養老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