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老板,請出示這批毛肚的進貨臺賬和檢驗合格證明。”8月18日,區市場監管局八橋所執法人員走進轄區一家火鍋店后廚,仔細檢查冷藏柜里的食材。這場針對火鍋食材的 “地毯式”排查,正是區市場監管局守護市民“幸福餐桌”的生動實踐。
火鍋作為重慶的城市名片之一,其食材安全直接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餐桌。針對行業存在的“三非四差”(非法原料、非法添加、非法資質,記錄差、標識差、衛生差、培訓差)亂象,區市場監管局近期啟動專項整治,聚焦火鍋店食材配送等關鍵環節,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
在排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重點核查經營主體資質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牛羊肉卷、毛肚、底料、調味料等火鍋常用食材的供應商資質和合格證明文件,確保食材來源清晰可追溯。同時,高頻次排查是否使用工業火堿、雙氧水、甲醛等非食用物質浸泡食材或對過期食材進行非法二次加工,嚴查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對經營場所發現的不明液體、粉末堅決控制并深挖溯源,從源頭斬斷“非法添加”鏈條。
“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標簽標識,必須要確保信息真實完整、符合標準,杜絕過期變質或性狀異常食材上桌。”在一家火鍋店的操作間,執法人員提醒。專項整治不僅緊盯火鍋油脂使用安全,嚴打“老油回流”,更對食材儲存條件(冷凍冷藏溫度)、庫房及操作間衛生、“三防”及消毒措施落實情況等嚴格把關。
“添加劑使用記錄一定要規范完備?!痹?025年火鍋餐飲培訓會上,執法人員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壓實經營者主體責任,督促完善臺賬管理,強化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切實提升“培訓差”短板。
據統計,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共發現問題12個,立案查處3個,現場責令整改9個,對36家火鍋經營者開展集中培訓,簽訂責任書36份。
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對火鍋串串行業的日常巡查和抽檢力度,不定期開展“回頭看”檢查,防止問題反彈回潮。同時,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和培訓,提高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和誠信經營水平,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餐飲消費環境,讓市民在滾燙的火鍋里嘗到美味、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