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隨著夏季夜市高峰的到來,夜間經濟愈發火熱,食品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連日來,區市場監管局將夜市餐飲納入“重點監管清單”,嚴格守護這份獨特的城市煙火氣。
8月14日晚上,大渡口區九宮廟夜市人聲鼎沸、煙火升騰,一場“夜市食品安全突擊檢查行動”在此展開。“老板,這個羊肉串的原料是從哪家供應商進的?請出示一下進貨單和檢疫證明。”執法人員手持快檢設備,穿梭在燒烤攤、大排檔之間,對食材溯源、加工衛生、餐具消毒等關鍵環節開展“拉網式”排查。
“我們梳理了近期12315平臺投訴數據,發現夜市餐飲投訴中60%涉及食材不新鮮,加工環境也很臟亂。”區市場監管局九宮廟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介紹,針對操作臺面油污未及時清理、滅蠅燈未開啟等問題進行指出,并立即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
在某燒烤攤位前,執法人員掀開冷藏柜,逐一核對羊肉、雞翅等冷凍食材的進貨臺賬,“這箱雞翅的生產日期是2025年7月20日,冷鏈運輸單據齊全,儲存溫度顯示2℃—4℃,符合規范。”同時,執法人員不忘提醒攤主,夜間氣溫高,備用食材要及時裝入保鮮柜,生熟必須分開存放。
此次檢查推行“檢查+指導”模式,執法人員不僅查問題,更注重教方法。他們向經營者現場演示“明廚亮灶”操作規范,強調涼菜間必須配獨立空調,刀具砧板要色標管理,這些都是降低交叉污染的關鍵。同時,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街道、社區推行“商戶自治+社會監督”模式,鼓勵消費者查看商戶后廚和信用信息,讓“舌尖上的安全”可感知、可監督。
此外,在火鍋食材方面,區市場監管局重點整治火鍋底料生產中食品生產廠油脂原料來源不明、待加工和委托加工的油脂來源不明問題;火鍋油脂使用上,重點整治餐飲經營者油脂采購渠道不正規、異常低價采購、索證索票不到位等問題,嚴厲打擊回收利用“老油”行為;針對毛肚、鴨腸等食材,重點整治生產經營環節違規添加,抽檢不合格食材的全環節追溯不徹底、處罰不閉環等問題。
與此同時,區市場監管局督促指導電商平臺、網絡直播間,重點排查平臺是否嚴格審查入網生產經營者資質和肉制品標識信息。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問題)產品,全面核查處置,涉及多地區的強化通報協查、聯動配合、聯合打擊,依法依規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