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實習生 唐藝珊
引進企業數量同比增長75%、合同投資額6.15億元、解決企業核心訴求120余項、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9人次……今年以來,九宮廟街道牢固樹立“營商環境是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通過精準招商、優化服務、穩崗就業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全力以赴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靶向招商
積蓄產業發展新勢能
九宮廟街道深知,優質項目的引進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關鍵。為此,街道堅持 “量質并舉、靶向發力”,由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敲門招商”,如同精準的獵手,深耕細作產業鏈上下游。他們深入研究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積極與各類優質企業對接,為街道的產業發展尋找新的機遇。
辛勤的付出換來豐碩的成果。截至目前,九宮廟街道新引進企業數量同比增長75%。其中,注冊資本500萬以上的企業有11家,1000萬以上的企業達8家,同比分別增長57%、100%。不僅如此,街道還積極拓展招商途徑,通過多種渠道發掘招商引資線索50余條,并配合完成簽約項目7個,合同投資額高達6.15億元。
這些新引進的項目涵蓋數字經濟、智慧科技、大宗貿易等多個領域,為街道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精準服務
織密就業幫扶網絡
就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九宮廟街道始終秉持“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理念,將就業服務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班子成員結合“三聯四訪”工作方案,深入轄區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進行深度摸排,建立“一企一檔”。
在走訪過程中,工作人員詳細記錄企業的崗位需求,包括工種、人數、要求、待遇等,以及用工痛點和發展規劃。為確保招聘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街道安排專人動態更新維護檔案,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下架已招滿崗位,補充新需求。
為了搭建高效的對接平臺,街道常態化在街道、社區層面舉辦小型、精準的線下或“趕場式”招聘活動。居民張霞就是受益于這類活動的群眾之一,她因家庭原因一直在家待業,街道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她的情況后,根據她的學歷和技能,為她推薦了幾家合適的企業,并幫助她制作簡歷、指導面試技巧,最終讓她成功入職一家企業,獲得穩定收入,她激動地說:"感謝街道的幫助,讓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今年年初以來,街道累計收集發布轄區企業崗位信息231條,服務企業65家次,舉辦各類招聘對接活動11場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9人次。
優化服務
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聯系轄區天安物業為重慶市正博養老院有限公司放置核磁共振重型設備;結合資產資源臺賬,為重慶百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符合條件的優質庫房信息……
在服務企業的道路上,九宮廟街道深入踐行“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實施“企業服務專員”包聯機制,確保對轄區市場主體的服務全覆蓋。今年上半年,街道完成對轄區市場主體的全覆蓋走訪,建立個性化訴求臺賬,高效協調解決企業場地擴容、人才落戶、政策申報等核心關切問題120余項。
除了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街道還創新推出“政銀企”月度懇談會、法律稅務公益講堂等服務載體。在“政銀企”月度懇談會上,相關部門、銀行和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為企業減負紓困按下“快進鍵”。
協同發力
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九宮廟街道大力助推“宜商大渡口”提檔升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街道分型分類建立市場主體臺賬,對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市場主體采取差異化幫扶培育措施。
對于有潛力的個體工商戶,街道加強“個轉企”指導,幫助他們完善企業管理模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于小微企業,街道積極推動“小升規”,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支持等服務,助力企業做大做強。通過這些舉措,街道形成“四上”企業培育庫,并對納入庫中的企業動態更新、重點監測,根據實際情況“一企一策”制定培育方案。
此外,街道還引導開發商做好天泰鋼城9號商業布局,完成主要進出口道路高壓線纜橫亙在路面整治,提供優質招商環境,與重慶渝控建設有限公司深入交流,研究轄區內優質企業庫方案及標準。
同時,街道迭代升級“惠企政策一點通”,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實現政策精準推送與免申即享,讓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并享受各類優惠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