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永香 文/圖
“能把自己學到的書法知識教給小朋友,幫著爺爺奶奶穿針做香囊,這種被需要、被認可的感覺,真的很開心!”暑假即將接近尾聲,家住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12歲的王一涵盤點起假期生活,話語間是藏不住的歡喜。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暑假是放松玩耍的時光,但對她而言,這個暑假因成為社區志愿者而變得忙碌又充實。
王一涵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緣分,始于社區張貼的志愿者招募通知。“暑假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她笑著告訴記者,家人都特別支持我,還幫著一起了解志愿服務的具體內容。
王一涵第一次以社區志愿者身份出現,是在“墨香書盛世,丹心頌祖國”書法課堂上。從小練過兩年軟筆、一年多硬筆書法的她,既是此次活動的參與者,也是耐心細致的小老師。看到有些小朋友握筆姿勢僵硬、筆畫歪扭,她寫完自己的作品便主動上前:“握筆要這樣,手指別太用力”“橫畫要平穩,起筆收筆得注意”。一邊示范一邊講解,那認真的模樣,讓旁邊的家長都忍不住稱贊:“這孩子真像個小老師!”看著小朋友們漸漸找到感覺,王一涵心里美滋滋的:“把學到的東西教給別人,原來這么有價值。”
在“銀耀伴清風,中醫潤童心”活動中,制作香囊是一 項重要內容。看到幾位婆婆對著針線發愁,眼神不好總穿不進去,她趕緊上前:“婆婆,我來幫你們吧。”小小的手穩穩捏著針線,眼神專注,沒一會兒就把線穿進了針孔。“這孩子真能干,比我們手腳麻利多啦!”聽著婆婆們的夸獎,王一涵心里甜滋滋的,“幫助別人不僅能給他們帶來方便,自己也能收獲滿滿的快樂。”
志愿服務活動不僅讓王一涵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更鍛煉了她的實踐能力。“在學校里更多的是學習課本知識,這次在社區服務,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她表示,能為社區作出一點貢獻,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除了參與志愿服務,王一涵在暑假里也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努力提升寫作能力。每天,她都會準時收聽網課,學習寫作技巧,積累好詞好句。同時,她還堅持看書,從名著到散文,廣泛涉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
這個暑假,王一涵在傳遞愛心中收獲認可,在自我提升中積蓄力量。“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假期,不僅有快樂和成長,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王一涵說,未來還會繼續做社區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溫暖更多人,也會一直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