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優化營商環境
(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只是出示了一下微信的收款頁面,一千多塊錢就被莫名其妙地扣除了,聽著就讓人感到害怕。”近日,區檢察院就一犯罪團伙盜刷付款碼向轄區某酒店調查了解情況時,酒店經營者提及了曾聽說的同行被騙經歷。
經查,該犯罪團伙在大渡口區、奉節縣、巫溪縣等地,專門針對酒店、賓館、民宿實施盜刷。他們作案手段新穎,讓人難以防備,短短數月就有45家企業受害。
“該犯罪團伙分成兩組,一組負責騙取付款碼,另一組負責付款碼取現。”辦案檢察官介紹,“騙碼組”會假裝預付房間定金,要求與酒店前臺視頻通話,再通過各種話術,讓工作人員在視頻中拿出另一部手機出示酒店收款碼。由于工作人員防范意識不足,出示收款碼時往往會不慎泄露付款碼,犯罪分子趁這幾秒鐘偷偷拍下酒店的付款碼,隨即發給“取現組”,由其在異地便利店或有掃碼槍的其他場所迅速消費、套現,完成盜刷。
辦案過程中,為防止更多酒店從業者碰到類似情況,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機關,第一時間前往轄區各酒店、賓館及民宿,點對點送達風險提示函,提醒經營者加強防范,避免財產損失。
“風險提示函很及時、很有用,幫我們消除了潛在的經營風險。”送達現場,企業負責人向檢察官及民警表達了謝意。
“提示函并非一發了之,為把防范舉措落到實處,我們將積極貫徹落實‘檢察護企’有關部署安排,通過強化部門聯動、加大宣傳力度、制發檢察建議等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助推行業治理。”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落地見效,區檢察院還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和模式,強化“法治護航員”職責。在案件辦理中總結企業常見法律風險,制作發放《“檢察護企”法律風險防范指引手冊》,助力企業規范管理。同時針對轄區不同行業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律教育和風險防范講座。
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檢察護企”專項行動,以“檢察護企服務站”“莎姐”護企宣講團等為載體,不斷完善“點對點”對接、“訂單式”服務、“菜單式”普法等機制,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通過法治護航為企業紓困解難、防范法律風險,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以更有力的檢察擔當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