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7月31日,“大學生看新重慶”暨大渡口區“萬名青才義渡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感想分享會在重慶移動互聯網產業園(軟件產業園)黨群服務中心舉行。團市委高校部、區委組織部、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浙江大學、東南大學、重慶本地高校的“返家鄉”“三下鄉”“青年實干家建設新重慶計劃”學生代表共40余人參加。
在學生代表交流發言環節,學生們踴躍分享了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浙江大學的學生代表提到,在走訪八橋鎮青年創業孵化基地時,被“共享工位+政策扶持”的創業模式所吸引,這種創新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東南大學的學生則分享了在重慶工業博物館的參觀體驗,從百年重鋼遺存中,深刻感受到大渡口的歷史淵源以及中國工業發展的偉大歷程。“返家鄉”“三下鄉”及“青年實干家建設新重慶計劃”的學生代表也紛紛表示,通過參與此次實踐活動,不僅對重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堅定了為區域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
會上,團區委介紹了“大學生看新重慶”暨大渡口區“萬名青才義渡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相關情況。據悉,今年5月,“萬名青才義渡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組織高校師生走進轄區重點企業參觀體驗,同時,聯合區人力社保局將“就業列車”直接開到企業現場,為校企對接搭建橋梁。今年暑假共有來自浙江大學和東南大學的31名學生,以及“返家鄉”“三下鄉”“青年實干家建設新重慶計劃”等項目的48所高校2000余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活動中,學生代表深入大渡口區,在產業轉型、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開展了社會實踐,沉浸式感受區域發展成就。
隨后,區食農專班(重慶小面產業辦)對大渡口區的小面產業進行了推介,詳細介紹了重慶小面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未來規劃,并號召青年學子們積極參加今年的中國·重慶小面文化節、重慶小面進高校、重慶小面營銷推廣等相關活動,引起了在場學生們的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