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經濟發展態勢向好,招商引資成效明顯,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城市治理創新推進,民生服務有力有效……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市委“六區一高地”建設目標,聚焦產業和就業,聚力創新和創業,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全面推進強化黨建統領、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探路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五項重點任務”,深入實施工業倍增、商貿提質、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走出“向穩、向新、向優”的高質量發展步伐。
即日起,本報推出“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大渡口新作為”專欄,全方位展示大渡口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取得的亮眼成績,展現全區上下奮發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
(全媒體記者 張涵菓)時值盛夏,萬物競秀,長江之濱的大渡口濤聲激蕩、活力奔涌。
上半年GDP增速6.2%、全市第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工業投資增長28.3%;社零總額增速8%,全市第2……數字鏗鏘有力,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
智能工廠熒光流轉,生產車間忙碌不停,機械臂閃轉騰挪、工程車來回穿梭、檢測儀嗡嗡低鳴,一幕幕編織出奮進圖景。
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大渡口以“6.2%的GDP增速”交出了一份既“穩”又“好”的答卷。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總體實現量質雙升
穩中向好、量質雙升,是大渡口2025年上半年經濟表現的寫照。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市委“六區一高地”建設目標,聚焦產業和就業,聚力創新和創業,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
全市首個產值超百億級的生豬全產業鏈項目落戶大渡口;“大渡口造”重慶小面入選首批“渝伴禮”;“花開的聲音”音樂會、“大馬”半程馬拉松火爆出圈;新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7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新增瞪羚企業2家……一項項成績鋪就發展的路基,丈量著奮進的里程。
中盤從容穩健,關鍵在開局落子。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發揚“說了算、定了干、馬上辦”的工作作風,加快推動工業經濟提速躍升、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農文旅數融合提質增效,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月5日,區委常委會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市委“新春第一會”精神,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展現大渡口新作為。
簽約項目共計46個,總投資額達288億元,預計達產后實現產值260億元,實現年稅收3.4億元。2月8日,大渡口區舉行2025年招商引資工作大會和招商引資“開門紅”集中簽約儀式,為大渡口區2025年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從“第一會”到“第一簽”,區委、區政府早部署、快行動,引領各級各部門緊張快干、提速爭先,為“開門紅、半年勝”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心同向破難題
砥礪奮進創佳績
成績背后是政企同心、攜手奮進——
“之前我提出的建議得到了采納。這次我想建議成立小微企業免費維權法律服務組織……”定期舉辦民營經濟人士接待日活動,傾聽企業在宣傳推介、信息互通、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和訴求。
“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限時解決,明確對接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在建橋園區企業沙龍中,企業負責人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直說困難,有關部門點對點辦理、一對一回應。
“從第一次接觸到項目開工,政府專班全程‘陪跑’,連周末都在線上對接需求。”在“速渡辦”等一批具有鮮明辨識度的招商品牌和高效服務機制的強力推動下,大渡口迅速響應企業需求,提供高效、專業的服務。
成績背后是政策給力、善謀敢爭——
大力實施轉型突破系列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工業經濟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商貿經濟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加快建設“尚義大渡口、宜居宜業城”。
強化政策配套,出臺惠企政策包,從資金扶持到人才引進,從稅收優惠到項目申報指導,全方位助力企業成長。
出臺《2025年大渡口區引流工作方案》《大渡口區促進商旅文體多元消費業態融合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計劃方案,大力提振消費。
成績背后是真抓實干、合力攻堅——
當前,大渡口區已構建起以海康威視、螢石電子為龍頭,全面延伸至智能視覺、信創、數字內容等電子裝備制造的新一代電子制造裝備產業鏈;以春風動力、虬龍科技以及全球最大的摩托車齒輪生產企業秋田齒輪為代表,集材料研發、配件生產、整車制造的高端汽摩產業鏈;以全市領軍企業三峰環境集團為核心的生態環保裝備產業鏈;成功引育智能制造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共計42家。依托鏈主企業中元匯吉,匯集上中下游全產業鏈企業218家。依托國際復材、中石化潤滑油在新材料領域的領軍示范作用,聚集各類材料產業企業主體42家。
完善人才培育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已獲批1個創新實踐基地、5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2個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計引進博士后人才69名。
持續培育特色消費品牌,舉辦“4+X”消費引流活動200余場。推出重慶老字號嘉年華暨大渡口半程馬拉松消費季,還有迎新消費季、踏青消費季等活動,大渡口的消費熱度不斷攀升。
成績背后,是全區上下攜手并肩的堅韌,凝結著日夜攻堅的汗水,見證著大渡口在轉型突圍中的破繭之志。
奮楫揚帆再出發
乘勢而上譜新篇
值此船到中流、行至半程的關鍵節點,下半年經濟工作如何乘勢而上,奪取“全年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密鑰”,要到發展第一線、項目最前沿去探尋。
中元匯吉建設智能化生產線,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填補國內空白;秋田齒輪實施“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改造,建成西南地區首個齒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國際復合建設新材料研發中心,突破高性能玻璃纖維制備技術……
信心在茲,力量在茲。三季度是全年發展的“黃金期”,全區上下必須拿出超常規舉措,全力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態勢。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大渡口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抓機遇,從優化營商環境到培育創新生態,從壯大產業集群到激發消費活力,精耕細作,積小勝為大勝,為建設“尚義大渡口、宜居宜業城”注入更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