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 共建“經濟圈”
(全媒體記者 文琰)“從成都市到大渡口區,我們不僅跨了城,更找到了發展的‘新家’。”近日,重慶天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站在大渡口區移動互聯網產業園感慨道。今年5月,這家原注冊于成都的企業正式落戶大渡口區,而它的“牽線人”之一,正是5年前同樣選擇這里的重慶中易信恒大數據研究院(重慶)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純超。
2020年,黃純超作為數字產業企業代表入駐大渡口區。作為大渡口區工商聯所屬區數字經濟產業商會會長,他親歷了區域從“政策扶持”到“生態培育”的升級。“從人才公寓到研發補貼,從稅收優惠到產業鏈對接,政府的服務總是‘想在企業前面’。”黃純超告訴記者,這種體驗,讓他成為大渡口區的“義務宣傳員”。
去年,黃純超得知朋友的公司有拓展計劃時,他第一時間便主動發出邀請:“來大渡口看看,這里不僅有產業基礎,更有人情味。這里的營商環境會給你驚喜!”
黃純超口中的“人情味”,正是區工商聯當好民營企業“娘家人”最鮮明的標簽。“人文招商組的成員陪同著我們,從移動互聯網產業園的場地布局,到政策細則解讀,再到對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事無巨細。”重慶天動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回憶起落戶過程,感慨地表示,“最打動我們的是‘服務閉環’,大渡口區各個部門為公司人才提供的‘一企一策’精準服務,為企業解決了后顧之憂,讓創新人才能夠安心扎根發展。”
這種“溫度”,同樣打動了從北碚區來到大渡口區的重慶觀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程荔。“我們是去年通過區工商聯的招商引資活動,來到了大渡口區。”程荔笑著說,現在他們在大渡口區科力大廈已經扎根了大半年了,業務理順了,自然想把好地方分享給同行和好友。在她的引薦下,重慶鄰樂巷餐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很快也將觸角伸到了大渡口區。
事實上,這樣的“娘家人”“以商引商”故事,在大渡口區不斷上演。重慶易立特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區工商聯人文招商組的推薦落戶后,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不是‘招進來就完事’,而是持續跟進我們的需求。”這種持續關注與服務,讓企業感受到了大渡口區對營商環境的重視,也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當地發展的信心。
據悉,人文招商組共有15名成員,由轄區優秀企業家擔任。其中,蔣丹紅、陳光偉、曹銀華等成員更是以近乎“較真”的態度投入工作:蔣丹紅會為項目草擬三份以上的落戶方案供企業選擇,陳光偉堅持“項目不落地、服務不打烊”的原則跟進每個環節,曹銀華則把自己的企業作為“樣板間”,帶意向企業沉浸式體驗大渡口區的營商環境。他們帶著“自己人懂自己人”的共情力,把經營企業的切身體悟化作招商的“金鑰匙”,讓“以商引商”的雪球越滾越大。
目前,還有四川旅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達海科技公司等10余個項目正在人文招商組的推動下加速落地,涉及環保科技、智能制造等多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領域。人文招商組的成員們正忙碌地穿梭于各個項目之間,為項目的順利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