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
長江之畔,綠意綿延。作為長江流入中心城區的第一站,大渡口區系統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治城、治鄉、治山、治岸工作,以“九治”工程一體化推進為抓手,進而持續增強城市吸引力、競爭力與發展力。
7月10日,九宮廟片區雨污水管網整治工程現場一片繁忙,施工團隊正爭分奪秒推進各項工作。該工程作為片區治水的關鍵一環,包含65處市政雨污水混流改造、1處污水管網缺失補建、147處管道Ⅲ、Ⅳ級缺陷修復及疏通,涉及排水管網新建2193米、修復1892米,預計2025年9月竣工。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該片區雨污水管網混接、缺失及結構功能性缺陷等問題。
“今年將推進44公里雨污水管網新建改造,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筑牢治污根基,確保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100%。”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渡口區牢牢錨定長江生態保護關鍵環節,同步啟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大九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等項目,從源頭削減污染,力保長江豐收壩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在“治氣”攻堅中,一系列“組合拳”同樣精準發力。7月9日,新山村街道規環辦、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聯合開展督查宣傳活動,對群眾投訴舉報的油煙污染嚴重的門店加強巡查頻次,提出整改措施,并下達整改通知書,督促餐飲店主限期整改;對油污嚴重、未正常使用、未及時清洗等突出問題,責令餐飲單位立行立改,并嚴厲打擊餐飲油煙污染環境違法行為。
與此同時,大渡口區還通過淘汰替換老舊車、推動加油站三級油氣回收、嚴控揚塵與餐飲油煙、強化露天焚燒巡查等舉措,讓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通過這系統治理,力爭全年優良天數不低于317天,PM2.5濃度控制在32.0微克/立方米以內,實現重污染天“零出現”。此外,針對工業遺存帶來的土壤修復課題,“治土”工程也正在扎實推進,確保優先監管地塊清單內地塊污染管控率、全區污染土壤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在“治廢治塑”方面,大渡口區全力推動“無廢城市細胞”建設,實現重點企業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環境監管全覆蓋,積極開展“白色污染”減量行動,全鏈條全環節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同時,立足“山城”特質,深化“治山治岸”系統工程,完成年度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2.71公頃,抓好長江“十年禁漁”工作,強化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范化管理?!爸纬侵梧l”作為提升城鄉顏值的點睛之筆,大渡口區將推進“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義渡古鎮至滑石灘段、雙山公園步道等山城綠道建設,目標實現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1.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81平方米,讓綠色成為城鄉最鮮明的底色。
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通過一體化推進“九治”工程,大渡口區今年將實現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至80%,新增無廢城市細胞50個,森林覆蓋率保持55%,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