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李潤梅)7月4日,第十一屆臺灣大學生重慶實習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大渡口區舉行。
市政協副主席、臺盟市委會主委、市臺聯會長王昱,市政府臺辦主任冉華章、副主任藍治華,團市委副書記賀秀山,臺盟市委會副主委林丹,市臺協會長簡國釧;區委書記張果,區政協主席劉德毅等出席。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濤主持。區政府副區長劉理國致歡迎辭。
冉華章在致辭中說,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承擔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重戰略使命。重慶更是一座具有好風光、煙火氣、人情味的城市,希望同學們在重慶實習期間,親身感受重慶的脈搏、聆聽重慶的律動,感知山城蓬勃向上的生機活力,親身體驗重慶人的熱情好客、兩岸一家親的同胞情誼,深切體會新時代新重慶建設取得的新成就。
賀秀山在致辭中說,一直以來,團市委高度重視渝臺青年交流,攜手市級有關部門共同推進渝臺青年交往。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到重慶,零距離體驗巴渝歷史文化。我們歡迎臺灣青年朋友走進重慶、了解重慶、愛上重慶,一起分享重慶機遇。也希望臺灣同學實習結束回去后,多向身邊的親人、朋友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感悟,讓更多臺灣青年了解大陸。下一步,團市委將聯合市政府臺辦、大渡口區等部門區縣,一如既往為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創造良好條件,為臺灣青年在渝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劉理國在致辭中說,大渡口區高度重視拓展與臺灣青年的交往交流,連續開展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等活動。本次活動,大渡口為臺灣青年朋友們備下三重實踐“禮包”:在重鋼工業博物館觸摸“鋼城脈搏”,在重慶小面產業園解碼“舌尖經濟”,在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碰撞創意火花。期待大家以青年視角發現重慶“六區一高地”建設中的機遇,在大渡口“工業倍增”“城市更新”等16個三年行動計劃中找到實踐坐標,共書“興業興城、強區富民”的青春答卷。
儀式上,藍治華為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大渡口)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授臺灣大學生實訓基地標牌。林丹為建橋同心園授社會服務實踐基地標牌。
實習單位代表富邦華一銀行重慶分行有關負責人、臺灣大學生代表分別作了發言。
本次活動,來自臺灣多所大學的學生將進入富邦華一銀行重慶分行等企業進行實習實踐鍛煉。據悉,臺灣大學生重慶實習實踐活動已成功舉辦十屆,共吸引了來自臺灣100余所大學900余名學生來渝參訪、實習交流,已成為渝臺青年間互動交流的品牌項目和臺灣大學生感受重慶、認識西部、了解大陸的重要平臺。
市政府臺辦、團市委、臺盟市委會有關處室負責人,大渡口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實習企業負責人,臺灣大學生等共8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