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渝鋼社區‘鋼城串串美食街’怎么升級?”“堰興社區便民停車場怎么建更優化?”“革新社區天恩堂周邊環境提檔升級應注意些什么?”……近日,一場“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活動在躍進村街道如火如荼進行。該區部分政協委員與區城管局、區經濟信息委、躍進村街道等相關負責人一起深入實地調研,與居民溝通交流,談問題、提意見,針對實際情況開出“良方”。
這只是“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平臺眾多協商活動的一個縮影。如今,這樣的協商活動在大渡口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群眾的“心上事”成了政協“上心事”。
近年來,區政協把不斷拓展協商方式和平臺作為重要抓手,創設了具有大渡口辨識度的“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平臺,以政協協商幫助企業、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平臺建起后,規范運行是關鍵。為此,區政協出臺了規范議題生成、調研、協商意見表達等六項工作機制,制定了實現“協商建言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協商成果重轉化、辦理落實全閉環”“協商推動為民生、服務群眾零距離”的工作目標。
“協商平臺,就是要在協商中畫出最大‘同心圓’。”區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具體實踐中,“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平臺堅持協商議題全方位、參與全覆蓋、互動全場景、辦理全過程“四全”工作導向,推動重點協商、對口協商和基層協商三級聯動、有機銜接、上下貫通。更為重要的是,區政協嚴格協商流程,在黨政點題、群眾出題、委員薦題、網上篩題等方式廣泛征集協商議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優選“大方向、小切口”協商議題進行深入調研和協商。
為確保協商活動質量,區政協始終堅持“不調研不協商”原則。在協商計劃確定后,由區政協相關專委會牽頭,圍繞協商議題,組織委員及相關人員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深入群眾聽取意見、深入研討形成真知灼見。“大家要形成調研報告,并視情況與相關部門提前溝通交換意見,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區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區政協同時還建立協商活動監督評估機制,對協商活動的選題、調研、協商、辦理落實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并有計劃地開展“回頭看”活動,對已解決的民生問題進行跟蹤回訪,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以金科中建博翠長江小區背后路段車輛存在亂停亂放、道路環境衛生較差等問題為例,居民代表在“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會上提出了整治訴求。政協委員認真聽取群眾意見,深入交流溝通,逐一回應并解答,對于能解決的問題,現場交辦區城管局、九宮廟街道等部門單位解決,而對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委員們則援引相關政策和規定為大家作詳細解釋和說明。
像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如老舊樓棟更換路燈、打造無障礙坡道等。2024年以來,區政協借助迭代升級后的“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平臺,聚焦和美鄉村建設、科技創新、消費升級、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體育賽事經濟發展等議題,創新“院壩協商”“黃桷樹下協商”等形式,開展各類協商活動28次,32個民生問題得以解決落實,不僅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也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政協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區政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區政協將繼續深化“渝事好商量·義渡360”協商平臺建設,推動協商民主向縱深發展,不僅讓企業和群眾“遇事”好商量,更讓協商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