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24年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重慶市旅游學校、大渡口區花園小學、大渡口小學、大渡口區義渡小學成功入選。這四所學校在足球教育領域深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園足球發展模式,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提供了生動實踐。
近年來,大渡口區高度重視校園足球事業發展,將其作為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舉措,全力打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8所。
未來,大渡口區將持續完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推動校園足球與學校體育、德育、智育等有機融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大足球人才培養力度,為青少年足球愛好者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平臺,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足球后備人才。
重慶市旅游學校
構建“普及+特長”的足球參與體系
重慶市旅游學校將足球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構建了“普及+特長”的足球參與體系。學校通過全員普及足球興趣小組、分層培養三級梯隊(基礎班—學生社團—校隊),確保學生至少掌握基本足球技能。在硬件方面,學校配備標準化11人制足球場,并實行“專人負責制”維護,保障訓練安全。
學校將足球納入體育課程核心,形成“基礎技能+戰術理論+實戰應用”課程體系。男、女足球代表隊堅持每周開展課余訓練,2024年獲得大渡口區中小學生足球比賽高中男子組第二名。同時,學校構建了“班級—年級—校級—校際”四級競賽網絡,承辦、協辦多項賽事,獲評區校園足球比賽“優秀組織單位”。
校園文化建設亮點紛呈,“足球文化節”“足球嘉年華”等活動讓學生深度感受足球魅力。同時,打造“榮譽墻”、搭建多元宣傳矩陣,營造出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此外,學校還成立專項領導小組,與區教委、區足協聯動,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將足球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大渡口小學
將足球納入體育課核心內容
大渡口小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足球運動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各部門協同作戰,從思想、管理、安全、宣傳等維度夯實工作根基,為校園足球發展保駕護航。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足球教育體系。文化建設上,通過宣傳櫥窗、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等渠道,開展足球文化展覽、知識競賽與演講活動,讓足球文化扎根校園。各班組建足球隊利用課后陽光體育活動訓練,同時從3至6年級選拔組建校隊,由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積極備戰各級賽事;學校還將足球納入體育課核心內容,確保每班每周一節足球課。
活動開展方面更是豐富多彩,足球趣味比賽、校內班級聯賽、校園足球節以及師生友誼賽輪番登場,不僅激發了學生對足球的熱情,更在趣味與競技中培養了學生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精神,讓足球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大渡口區花園小學
創新“足球+”育人模式
大渡口區花園小學獲得榮譽的背后,是學校以足球為載體推動素質教育的系統實踐——通過課程融合、梯隊培養、文化浸潤三維聯動,構建起獨具特色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
學校大力開發足球校本資源,涵蓋基礎知識、技能、戰術和文化等內容。每年舉辦班級聯賽,設置小組賽、淘汰賽等階段,歷時2個月實現全員參與,同時開展射門比賽、親子足球等趣味活動,讓學生在競技與歡樂中感受足球魅力。
在文化營造方面,學校創新“足球+”育人模式,將拼搏協作精神融入德育,開展“足球逐夢”演講、親子足球等活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足球元素,如數學結合球場面積教學、語文組織足球征文。校園里,翻新的人工草皮球場、足球文化長廊與榮譽墻相映成趣,形成“課程—訓練—文化”一體化育人格局,讓足球不僅是運動技能,更成為塑造品格、融合學科的成長媒介。
大渡口區義渡小學
“體教融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大渡口區義渡小學通過教育教學創新、特色模式構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課程設置上,學校每周固定1節足球課,確保全員接受系統教育。采用游戲化、情境化的趣味教學,如足球小游戲、對抗賽等,激發學生興趣;實施分層教學,依據學生身體素質與足球基礎因材施教,滿足個性化成長需求。訓練與競賽方面,學校組建男女校隊,每周開展體能、技術、戰術訓練。同時,每年舉辦校園足球班級聯賽,以循環賽制讓學生在實戰中提升水平。學校還借助校園廣播、宣傳欄、公眾號等渠道宣傳足球知識,定期開展足球文化節、明星評選等活動,厚植足球文化氛圍。
學校以“體教融合”為理念,將足球與德育、智育、美育結合,塑造學生品格;構建“青訓體系”,從興趣到專業層層遞進,并與職業俱樂部合作打通人才輸送通道;以“足球文化”為引領,讓足球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全方位賦能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