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晨鷺
近日,春暉路街道“精康融合”項目新聞發布會在陽光社區舉行。
記者從會上獲悉,春暉路街道大力推動實施“精康融合”項目,利用街道、社區場地,打造“渝康家園”一個中心陣地及六個一般社區示范點,形成將街道、社區、精神障礙患者和家屬等四方力量整合的康復服務模式。同時,聯合區德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區多彩社工服務中心、重慶昕霖兒童能力發展中心和區內多家醫院,鏈接精神康復專業資源,為轄區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綜合性服務,不僅幫助他們重燃生活的希望,還幫助他們掌握就業技能,真正融入社會。
今年46歲的陽光社區居民張紅(化名)就是享受到“精康融合”項目服務的受益者之一。據了解,張紅是精神障礙患者,不愿與人社交,長期居家無業,生活狀態較為消極。“入戶排查了解到情況后,社區便將張紅納入幫扶對象,為其進行免費精神康復服務。”春暉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專業心理咨詢師通過對張紅及家人進行訪談、壓力紓解引導等,幫助她走出陰霾。
3個多月后,張紅開始參加各類社區活動,并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參加了滴膠類手工產品制作就業技能培訓。如今,她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部分手工訂單,獲得穩定的收入。
“針對有自主生活能力的精神障礙患者,我們既要幫助他們化解心結,更要著力支持他們積極實現自我價值。”該相關負責人介紹,“精康融合”項目通過“一對一”個例服務,引導精神障礙患者參與節日文化、傳統習俗、藝術創作等活動豐富生活,并融入面點制作、纖維藝術手工品等職業培訓,助力其掌握一技之長,逐步回歸社會角色。
截至目前,春暉路街道“精康融合”項目已開展主題活動、常態化職業康復活動等30余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