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羅維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授予239名(組)同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其中,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新華社區志愿者曾信華以其突出的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獲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雷鋒的姐”的暖心承諾
曾信華,出生于1971年4月,中共黨員,是重慶市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新華社區志愿者、重慶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四分公司出租車司機。她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多次送急危病患脫險,長年義務接送重病老人往返就醫,為社會傳遞溫暖與正能量。
1992年,曾信華成為了一名“的姐”。2013年,重慶市“雷鋒的士”志愿服務隊成立,曾信華成為首批隊員之一。自那時起,“雷鋒的姐”的稱號便在乘客中廣為流傳。她自定規矩,讓7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免費乘車,且在每年“學雷鋒紀念日”實行半價收費。
一次偶然機會,前往醫院看病的孫大姐乘坐了曾信華的出租車。因孫大姐患有嚴重類風濕病,四肢變形,行動十分不便,見此情況,曾信華主動下車攙扶、熱情服務。交談中,曾信華了解到,孫大姐的丈夫在鋼管廠打零工,每月僅有2000余元的收入維持一家人的開支。下車時她主動免收車費,素昧平生的兩人因此結下不解之緣。此后兩年多時間,曾信華定期免費接送孫大姐到醫院看病,幫她買藥,還經常登門看望,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車輪上的愛心接力
2017年,家住大渡口區的七旬老人張蜀玉因患腎衰竭,需每隔一天在老伴陪同下前往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此前,老人不慎摔斷腿導致行動不便,加之年事已高,乘坐輪椅出行十分困難。由于擔心擔責或嫌麻煩,多數出租車司機不愿接載這對老夫婦。得知這一情況后,曾信華主動承諾:每逢老人需要透析的日子,她都會準時前來接送。兩年間,無論風雨,她始終信守承諾。更令人感動的是,“雷鋒的士”志愿服務隊的其他隊員了解情況后也紛紛加入,接力承擔接送任務。即便工作再忙再累,隊員們從未讓老人等候,用持續的愛心溫暖著這對老夫婦的心。
24歲的南川女孩琳琳(化名)在2014年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白血病。2015年通過父供女單倍體半相合骨髓移植后,持續存在排斥反應。2020年1月31日,琳琳因感冒引發嚴重感染,送醫途中其母親因打不到車而陷入絕望。危急時刻,恰逢曾信華駕車經過,了解情況后立即停車,迅速將琳琳安置上車。據琳琳母親回憶,當時曾信華駕駛出租車一路疾馳,好在道路通暢,僅用6分鐘就完成了平時需要十多分鐘的車程,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
大愛無疆的公益之路
2022年,曾信華主動加入重慶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四分公司“運輸服務突擊隊”,執行物資運輸服務和運輸保障服務等任務。一年時間里,她共接送危重病人2650余人次。她建立五所“曾信華愛心圖書室”,單日往返達600多公里,給鄉村小學送圖書,不間斷為孩子們捐贈書籍,還用微薄的收入資助36名留守兒童。
在日常工作中,曾信華常常遇見需要幫助卻力所不及的困境。面對那些逐漸消逝的生命,她經過慎重考慮,最終前往重慶市紅十字會完成了器官捐獻登記,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心愿?!拔蚁氚褠叟c希望傳遞下去。”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她的心聲。這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用無私的大愛和持之以恒的善舉,不僅擦亮了城市窗口行業的文明底色,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山城重慶特有的“大城大愛”精神。
曾信華的故事,是無數普通人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跡的真實寫照。2022年4月,曾信華被評選為2022年第一季度“重慶好人”;同年8月,被評選為2022年第二季度助人為樂“中國好人”。2024年12月16日,入選“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候選人”。2025年5月23日,獲“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她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無私大愛傳遞著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