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渡口區緊扣我市“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快培育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生物醫藥、新材料、生態環保、汽摩配套、重慶小面六大百億級產業集群,涌現出了杜令、龔克立、湛華海、劉如銀、詹愛平、徐建、楊友、楊亞鑫等為代表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們為建設“尚義大渡口、宜居宜業城”作出了突出貢獻。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本報從中遴選3名科技工作者代表作為典型,講述他們奮戰在基層一線的科研創新故事,激勵大家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杜令:與時間賽跑的心臟守護者
5月9日早上8:30的重鋼總醫院,手術室的無影燈已早早亮起。心血管內科黨支部書記、主任杜令正在進行陣發性房顫和房撲的射頻消融手術。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患者不規整的心律終于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手術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杜令今天完成的第一臺介入手術。
“每臺手術都如一場拆彈,毫米之差就是生死之別。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患者轉危為安,我感到無比的滿足和自豪?!倍帕钫f。從醫20多年來,杜令始終以醫者的初心與精湛醫術,在心血管領域精耕細作,為無數患者點亮生命之光。
杜令從小就對醫學充滿向往,高考填報志愿時,堅定選擇了醫學專業。實習期間,心血管內科醫生爭分奪秒地挽救患者生命的場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讓他對心血管內科產生了濃厚興趣與熱愛。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且急危重癥患者多,我渴望在‘與死神賽跑’中有所作為,實現人生價值。”杜令坦言,從那時起,他就立志成為一名修“心”匠人。
經過多年歷練,從實習醫生到科室主任,杜令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對“醫道無涯,唯勤與專”8個字的無聲印證。如今,杜令在心血管領域的專業造詣深厚,身兼重慶市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專委會委員等多個重要職位,先后主持完成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指導科研項目1項,重鋼總醫院院管課題1項,發表期刊論文10篇,SCI論文1篇,參與重鋼總醫院新技術項目2項。
作為心血管內科主任,杜令深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從無到有推動重鋼總醫院介入手術室建設、推動重鋼總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為大渡口區首個市級臨床重點??啤诙帕畹膸ьI下,重鋼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完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PCI治療手術累計800余臺,有力地提升了大渡口區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同時,杜令還成功引領科室創建重慶市主城區西區首個胸痛中心,自2018年胸痛中心成立以來,大渡口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達到了95%以上。
在臨床實踐中,杜令深刻體會到了預防心血管疾病,遠比搶救更有價值。在他看來,健康教育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為此,杜令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每年志愿服務時長達60多個小時。截至目前,義診5000多名群眾。
“未來,我將繼續踐行醫者的使命擔當,一方面運用醫術與‘死神’博弈,另一方面傳遞健康火種照亮更多人。”杜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