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涵菓
近日,2025全國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教學創新實踐研討會暨“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展示交流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齊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前沿理念與創新實踐。
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以下簡稱“育才小學”)副校長劉鳳以《因為看見》為題,分享了“生命課堂”與“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創新實踐成果,獲得專家和與會人員的認可。
育才小學自1963年創辦起,便堅守“生命教育”理念,踐行“生命至上”原則,構建“五育融合”課程體系。學校在數學教學領域的不斷探索創新,更是成果頗豐。
解碼“生命課堂”
賦能教育實踐
育才小學的發展歷程始終緊扣“生命教育”內核。“讓校園每一個生命都精彩”,這句刻在校訓石上的話語,是學校對教育本質的終極回答。
學校數學團隊把“生命教育”融入學科實踐,提出“生命課堂”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追求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活動、表現和成果,采用靈活的教學風格激發學生思維與學習興趣,凸顯學生生長“七學”和教師點撥“六技”。學校數學團隊堅持常態化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通過專題講座、研訓活動、校本競賽等,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生命課堂”教學范式。
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學校著力精雕“生命課堂”的教學細節。針對教師評價語言匱乏、作業設計亟待優化等問題,學校務實開展專題教研,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編制系統的課堂評價語言集,規范教學評價標準,豐富教師評價話語體系;深入解讀課標、教材與學情,優化“雙新”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撰寫結構,使教學目標更具科學性與導向性;推行“結構化備課”,以“關鍵問題鏈”的搭建提升教學設計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專題開展作業設計研究,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實現教、學、評一致,讓練習更有針對性、趣味性、層次性等。
“我們的‘生命課堂’探索循序漸進、扎實推進,從理念到實踐,從細節優化到教學創新,充分發揮了數學教育的育人功能,為學生全面發展筑牢根基。”劉鳳副校長介紹道。
創新破局探新路
“育才課堂”再進階
打底色、雕細節,接著就是探新路。經過前期的探索實踐,育才小學的課堂全面“煥新”,成功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充滿活力的數學育人新模式。
在課程創新方面,學校以游戲思維課程為重要突破口,歷經班本游戲課程初探、育小數學文化節創設、行知?小思考家思維拓展課程開發、游戲與傳統數學課堂融合四個發展階段。自2017年啟動班本數學游戲課程探索以來,學校優化趣味七巧板、撲克接龍等傳統游戲,結合數學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連續八年舉辦“育小數學文化節”,精心設置數獨比賽、華容道、24點、九連環和講數學等數學實踐項目;2021年推出“行知?小思考家思維拓展課程”,分年級、分模塊開展教學研究,涵蓋多個數學思維維度,實現游戲元素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今年起,學校啟動游戲思維課程與傳統數學課堂的融合研究。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提出:“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學校積極響應新課標要求,成功申報新課程實施樣本校(全市共50所中小學),開展跨學科學習探索。在學科內,聚焦數學“綜合與實踐”板塊,開展“自行車的學問”“二十四節氣”“制作月歷牌”等專題教學研究;在多學科層面,從最初的學科拼盤式教學逐步發展為以問題為導向的深度學科融合教學。同時,學校創新評價方式,開展主題情境下的低段無紙化測試,設計主題式跨學科假期實踐指南,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下,育才小學在游戲課程與“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其中,課例《冰上奇緣》《七彩鉆石》多次在市區小學數學教研會上展示,獲得廣泛好評,課例《冰上奇緣》在《小學教學研究》上發表。
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生命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數學教育創新發展路徑,為學生成長與全面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書寫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