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勞動創造幸福,奮斗成就夢想。為弘揚勞動精神、謳歌新時代奮斗者風采,本報特別策劃推出“勞動光榮 建功義渡”系列報道。
近期,一批杰出的個人和集體脫穎而出,他們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以及2025年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他們無懼艱難、勇挑重擔,在各自的舞臺上,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奮斗傳奇,展現著新時代奮斗者的熠熠風采。
本系列報道將帶您走近這些先進典型,傾聽他們的奮斗故事,感受他們的勞動激情,汲取他們的精神力量。
2025年獲獎名單
全國級榮譽(1個)
全國勞動模范
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窯爐技術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楊平原
市級部門榮譽(7個)
2025年五一勞動獎狀2個
(排名不分先后)
◆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九洲星熠導航設備有限公司
2025年五一勞動獎章3人
(排名不分先后)
◆大渡口區消防救援支隊副支
隊長 李慧
◆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課堂
教師服務中心副主任 胡伶俐
◆里德通信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工程師 肖長春
2025年工人先鋒號2個
(排名不分先后)
◆重慶嘉威啤酒有限公司包裝部
◆重慶風渡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試
車間
(全媒體記者 張永香)在玻纖行業這片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熱土上,有這樣一位技術先鋒,憑借勤勉敬業、勇于擔當、善于創新的精神,以23年如一日的堅守與耕耘,用至誠匠心攻克技術壁壘,以創新之火點燃發展引擎,不斷推動公司窯爐關鍵技術指標始終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助力公司成為全球第三的一流玻纖強企,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勞動者的奮斗贊歌。他就是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復材”)窯爐技術專家楊平原。
自主攻關 勇破技術壁壘
窯爐是玻纖生產線的核心,其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長期以來,歐美、日本等國外企業對核心技術嚴防死守,國內單臺窯爐最大產能不足行業先進水平的三分之一,技術封鎖如同沉重枷鎖,制約著行業發展。
2002年大學畢業來到公司后,楊平原面對這一困境,沒有退縮,一頭扎進技術研發的深海,在無數個日夜的摸索中,堅持自主創新。從理論研究到實踐驗證,從失敗挫折到經驗積累,他帶領團隊逐步揭開窯爐核心技術的神秘面紗,推動公司成為業內最早具備大型玻纖窯爐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能力的公司之一,企業規模及綜合技術水平躍居行業前列,一舉打破國外對玻纖核心技術的壟斷。
2011年起,在國家節能降耗政策的引領下,楊平原牽頭組織開展純氧燃燒技術攻關,相繼完成公司所有生產線技改,實現池窯單位能耗大幅下降,企業先后兩次獲得國家發改委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
2013年至今,楊平原將目光投向電熔窯爐的設計研發。他自主設計研發的電熔窯爐,為開發特種玻璃新產品以及搶占市場先機提供有力支撐,高端產品快速規模化生產并率先應用于5G通訊等前沿領域,助推公司成為全球玻璃類別最全的玻纖企業。
2014年,楊平原再次站在行業前沿,主導開展行業最先進的窯爐純氧頂燒技術攻關并在新生產線池窯成功應用,實現單窯產能較設計提升超過30%,該技術迅速在公司新建、技改項目中推廣應用,讓產品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為玻纖新材料拓展下游應用領域創造了良好條件。
2015年,主導流液洞型窯爐創新設計并取得圓滿成功,成為公司通用技術。2022年,自主設計開發年產15萬噸大型玻纖窯爐,人均生產效率、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等指標再樹“行業新標桿”……
23年來,楊平原承擔了公司20余座高效節能環保窯爐的建設和技改,單窯產能提升超過7倍,產品單位能耗下降超過40%,公司窯爐技術實現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新跨越。
創新引領 深耕專業領域
經過長期的專業能力錘煉,楊平原逐步成長為窯爐技術領軍人物。他深知,技術創新永無止境,只有持續創新攻關,才能解決窯爐大型化、熔化率提升和長周期運行等帶來的新難題。
2014年,楊平原主導開展窯爐底部熱態鉆孔加裝電極,突破技術極限、開創行業先河,促進窯爐產能提升,成本大幅降低。2017年,為確保公司短切紗產品供應,他組織開展F08窯爐貼水包,實現窯爐安全運行超過10年。同年,他在行業內率先開發吊磚技術,避免大碹垮塌的重大安全事故。
2022年,楊平原在行業內首創窯爐擋磚熱修技術,有效解決擋磚穿孔帶來的停爐隱患,實現窯爐周期產能突破110萬噸,刷新行業同類窯爐最長運行時間和最大周期產能新紀錄,為行業解決同類問題提供借鑒。
在楊平原的字典里,“創新”二字從來不是口號,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職業信仰。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更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2023年,楊平原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重慶英才計劃“聚氨酯拉擠用復合材料及玻璃纖維系統技術開發項目”,在關鍵工裝設計開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聚氨酯拉擠用復合材料及玻璃纖維系統技術的發展做出引領示范,推動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此外,楊平原還主導完成國家級、重慶市級技改項目2項、企業技術創新33項,技術成果獲評全國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累計經濟效益超過2.7億元,公開發表技術論文17篇,專利授權6件。
堅守初心 甘為育人燈塔
技術的發展需要傳承,行業的進步離不開人才。作為窯爐技術帶頭人,楊平原甘做無私的“引路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每個項目中,楊平原總會千方百計讓更多年輕人充分參與,為他們快速成長提供鍛煉平臺。對于自己取得的成果,他想到的是拿出來與更多同事分享,先后幫助公司近20名專業人員逐漸成長為技術能手,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人才培養,楊平原始終堅持“身教勝于言傳”的理念,在烤窯、電極激活、窯爐搶修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始終帶頭堅守一線進行技術把關,充分彰顯出專業人員不怕吃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公司窯爐團隊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作風。
楊平原還相繼與公司6名窯爐專業技術人員簽訂導師帶徒協議進行重點培養,其中1人獲聘公司高級工程師,2人獲聘窯爐工程師,3人擔任公司窯爐工藝技術骨干。同時,他還擔任公司優纖計劃導師,對公司遴選的優秀學員和后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擔任公司內訓講師,不定期組織開展窯爐相關專業培訓授課,組織對行業先進技術、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進行交流研討,系統提升公司窯爐相關人員綜合知識技能水平。
從技術攻關到產業升級,從個人突破到團隊成長,二十三年風雨兼程,楊平原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踐行著一名專業技術人員的使命擔當,推動公司實現綠色高質量快速發展,助力重慶打造萬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為中國玻纖池窯技術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