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
春暉路街道,作為擁有11萬常住人口的大型街道,下轄10個社區,坐擁1.5萬余家經營主體,這里既有AAA級文旅商圈的繁華,也有老舊小區的煙火。面對人口密度大、經營主體多、結構多元化以及城市建設老舊等現實狀況,街道在基層治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積極回應民生需求,全力打造智能高效精準的治理新格局。
基層治理中心
筑牢智慧治理“橋頭堡”
2024年7月,春暉路街道基層治理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占地300平方米,融合指揮大廳、綜合研判室、集中辦公區和24小時值班室等多功能區域,致力于搭建一個高效、智能、協同的基層治理平臺。
中心以“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為目標,嚴格對標三級治理中心、八大板塊及街道社區履職事項清單,精準梳理核心業務,設置24條主跑道與70條子跑道,有力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中心已承接51個市級貫通應用,成功辦理事項2.6萬件,全量歸集32類、共計76.5萬條數據,為科學決策與精準治理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為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中心建立“三全三快”突發事件響應處置機制,即全時監測、全量收集、全息分析和快響、快分、快處,同時配置54個數字預案,組建常態響應處置隊伍與24小時應急處突隊伍,確保面對突發事件能迅速響應、高效處置。此外,中心借助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實現數據資源集成與貫通處置,推動網格運轉模式向智能化、協同化轉型升級,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率與質量。
“山城前哨”系統
織密安全守護“智慧網”
“太謝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幫忙,真不知道該怎么辦!”4月25日,春暉路街道錦鳳社區月光小區的李婆婆因患老年癡呆外出失聯,家人苦尋無果。社區工作人員聯合社區民警,借助“山城前哨”感知系統迅速搜尋,成功找回老人。
春暉路街道有不少獨居、孤寡老人,緊急情況處理難度較大。近年來,街道整合攝像頭、煙感器等感知設備,協調公安、企業和小區物業等部門單位共享視頻數據。投用的“山城前哨”感知系統新增AI算法功能,自動收集重點人群公共區域出行軌跡,預警突發情況。
在獨居老人監管方面,街道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與感知系統聯動,網格員每3天走訪轄區532位獨居老人并在系統完成登記。感知系統抓拍老人外出畫面反饋到平臺,網格員核實后進行動態管理,極大提高基層治理效率。
AI數智網格員
開啟民生服務“直通車”
“叮鈴鈴……”4月25日上午9時,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獨居老人李世碧家中電話響起,“AI數智網格員”提醒她醫保臨近到期。隨后,老人通過“數智網格員”微信小程序里的“醫保專家”AI仿真人,了解醫保續辦事宜并順利完成續保。
在居民享受智能服務的同時,春暉路街道借助AI實現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的工作模式轉變。古渡社區通過智能統計分析平臺,獲得AI生成的網格畫像,發現第1和第9網格人員流動大、環境問題突出、亂擺攤現象頻發等問題。依據AI建議,社區聯合多部門,利用閑置空地規劃擺攤時間和地點。短短一周,社區秩序煥然一新。
目前,“AI數智網格員”持續迭代升級,細致劃分出58項關鍵指標,積極探索網格數字畫像新功能,為社區治理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分析建議,實現基層資源的精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