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保價出烏龍
電視保單“跑”到冰箱上
歷時兩個月 消費者獲全額賠償
(全媒體記者 黃蘭清)如今,快遞物流行業發展勢頭迅猛,然而郵件快件運輸安全以及消費者權益保障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每一個包裹都緊密關聯著商家與消費者,一旦運輸環節出現狀況,后續的糾紛處理工作便直接考驗著行業的服務質量以及管理部門的履職成效。
4月16日,在區經濟信息委辦公室里,家住鎖口丘社區的市民羅女士雙手遞上一面錦旗,上面“秉公處理 一絲不茍”8個大字格外醒目。羅女士感激地說:“多虧你們幫忙,不然我真不知道該咋辦,太感謝了!”這面錦旗不僅是對區經濟信息委工作的高度認可,也激勵著他們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服務。
事情得從2024年12月4日說起。當時,羅女士通過某寄遞品牌,從四川省成都市往大渡口寄送物品,其中包括一臺價值4599元的TCL電視機。為降低運輸風險,她為這臺電視機購買了保價服務,保價金額3000元,同時寄送的還有一臺保價2000元的電冰箱。
收到貨時,羅女士發現電視機屏幕破裂,經TCL官方鑒定,維修需要2760元。但因快遞員操作失誤,本應綁定電視機訂單的免賠協議,錯填為冰箱的訂單號,導致協議未生效。該寄遞品牌客服雖認可是快遞員操作失誤,卻僅同意賠付1500元,與羅女士主張的全額維修費差距較大,雙方僵持不下。此后兩個月,羅女士多次維權未果。
2025年初,羅女士無奈之下向區經濟信息委申訴。接到投訴后,區經濟信息委立即啟動處理機制。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羅女士,仔細詢問事情經過,安撫她的情緒,同時向該寄遞企業核實情況。經調查確認,維修費用在保價范圍內,而免賠協議未能生效,系因寄遞企業員工操作失誤所致,因此寄遞企業理應全額賠償。
之后,區經濟信息委多次約談該寄遞企業片區負責人。在約談中,工作人員從企業服務意識、責任擔當,到品牌形象等方面,與該負責人深入交流,反復強調“消費者權益無小事”。經過多輪艱難溝通,該寄遞企業終于同意全額賠償,并在2025年2月14日完成轉賬。
“這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們將始終把群眾需求放在首位,認真負責做好保障工作。”區經濟信息委郵政安全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接過錦旗后表示,接下來,將加大對各郵政快遞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強化員工培訓體系,全方位提升員工業務能力和服務態度,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寄遞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