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大渡口區跳磴鎮石盤村八組金鰲山上的一片梯田里,一群城里人在體驗農村插秧。
連接這片梯田的,是一條剛修好不久的,從山下的濱江路一直蜿蜒到山頂的旅游登山步道。
站在梯田邊,舉目望去,山下奔騰的長江,繁華的都市,漫山遍野的桃樹、李樹、柑橘樹……盡在眼中。
“這片梯田里栽插的不是單純的秧苗,收獲的也不是單純的稻米,是旅游商品。”跳磴鎮黨委書記譚述明說,這片六七十畝的梯田,將會成為一個鄉村旅游打卡點。

發展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產業
“在50平方公里的鄉村振興區域內,我們發展的是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大產業。”大渡口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環金鰲山片區這塊位于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內的鄉村,人文自然資源豐富。在文化資源上,片區及周邊寺廟、遺址眾多,有龜亭山巴人立市遺址、舊石器時代石斧、楊家嘴漢墓群、金鰲寺、金鰲山清代寨墻、龔晴皋墓等歷史遺跡。在生態資源上,其周邊有1.8萬多畝中梁山森林,附近有3A級景區的小南海溫泉。在特色農業資源上,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的“跳磴火蔥”,重慶名牌農產品“石猿”牌柑橘等等。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大渡口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內的鄉村振興主戰場,環金鰲山片區具有生態、特色農業、文化等資源優勢,因此大渡口明確提出發展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大產業,以此支撐鄉村旅游大景區的建設。
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大產業如何打造?大渡口制定出具體的方案,通過挖掘提煉金鰲寺禪修文化、鰲學文化、農耕文化和石斧文化等,與現代農業、農事體驗、休閑觀光融為一體,打造都市農業觀光旅游產品。
一項產業造就一個鄉村旅游景區
農文旅融合發展,已把特色農業產業,延伸至鄉村旅游產業,把農產品變成了旅游商品。一項產業,就成了一個鄉村旅游的景區。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中,大渡口區規劃建設了義渡桃園、義渡田園、義渡禪園“三園”。這“三園”中的每一個園,都是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大產業,都將是一個鄉村旅游的景區。
在環金鰲山片區,布局了登山步道和健身步道網絡,在這些步道的兩邊,1萬畝的“義渡果園”,3000畝的“義渡田園”、100畝的“義渡禪園”正在建設當中。
“目前,我們已經在這一片區建起了200畝的優質桃園,30余畝的田園。”跳磴鎮相關負責人說,在這些園中,以柑橘、桃、李、特色蔬菜為主,形成一個個可供游客休閑采摘的鄉村游玩園。
在環金鰲山片區的山上,有5000余畝灌木和觀賞性、附加值較低的苗木。大渡口區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做出規劃,將逐步把這些傳統的農業改造成優質桃園,重新種植脆桃。同時,對原有的柑橘園進行規范提升,使之形成既可賞花,又能觀光采果的大景區。
目前,跳磴鎮正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3000畝義渡田園和蔬菜種植基地。“義渡田園”建好后,在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內,游客就可品味到田園風光,體驗到插秧、摸魚的樂趣,聞到稻花的花香,欣賞到傳統的農耕文化。
跳磴鎮在中梁山脈、金鰲山脈的幾個村內,還有一項面積達5000余畝的花椒產業。這些成片的花椒,既把曾經的荒山坡綠化,又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在發展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中,這些花椒園,也將通過逐步配套完善園內的相關旅游休閑設施,成為游客觀光休閑的綠色樂園。
而將圍繞金鰲寺周邊建的“義渡禪園”,將把禪修文化、鰲學文化與周邊的現代農業融為一體,成為一個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旅游景區。
一項產業就是一個鄉村旅游景區。大渡口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中,圍繞鄉村旅游布局的產業,都將按景區的要求進行建設和完善。
一個產業基地就是一個旅游景點
紅火的5月,枇杷熟了。
跳磴鎮紅勝村村民劉建華的南海枇杷園里,從都市里來的游客紛至沓來,觀風景,品枇杷,玩得盡興后,還要帶走一包枇杷。
這座面積25畝的枇杷園,已經是一個鄉村旅游景點。每位游客購買25元的“門票”后,進入枇杷園內,可隨意采摘品嘗枇杷。離開時,還可帶走2斤枇杷。
“我們所建的這些特色產業基地,也將成為一個又一個的鄉村旅游景點。”大渡口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在跳磴鎮南海村,村里引進業主建的地球村,雖然只有百余畝的面積,卻是一個游客喜歡的旅游景點。
在這里,游客可多方面體驗到鄉村旅游的樂趣。不僅可以吃飯、住宿,還可以體驗滑草、射擊、攀巖、采摘水果、蔬菜等。
“不要小看這些產業基地景點,因為是在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里,所以體驗鄉愁的旅游項目,對城市游客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跳磴鎮相關負責人說。
“我這產業園雖然只有130畝面積,但是,每年接待的游客有20余萬人次,年經營收入在400余萬元。”石盤村重慶康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幾年前,康然農業在村里流轉100多畝土地,發展農旅融合產業。利用原有的山坪塘建起2座可供游客垂釣的魚塘,種植起優質柑橘、葡萄、桂圓等水果,種植起蔬菜。利用農房,辦起可供餐飲、住宿的農家樂。
“在這片土地上生產出的農產品,都是旅游商品。在這座農業園內的所有活動,都是旅游活動。”公司負責人說,這一農業產業基地已經成了鄉村旅游的景點。
把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成鄉村旅游景點,把農業產品變成旅游商品。目前,在大渡口區像這樣的鄉村旅游景點,已有十幾個。
“在深化產業振興中,我們將圍繞鄉村旅游大景區發展產業,盡力把一個個產業基地,建成農文旅融合的景點。”大渡口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按照這樣的要求,不管是大的產業區域、還是小的產業基地,在建設中,都把旅游的元素、文化的內涵、完備的配套設施,進行了統一的規劃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