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假期后,我區中小學已陸續開學復課。返校后,學生、老師以及家長有什么新鮮的感受或者不適應的地方?大家如何盡快調整自己的狀態?復課大半月后,記者特意對此進行了采訪。
教師
喜憂參半有挑戰
“開學之后,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喜憂參半。”這是長征學校語文老師徐淋莉5月17日面對記者道出的最大感受。
回想起4月27日才開學時的情形,徐淋莉說,學生們可能是在家呆太久,第一周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大家都不夠活潑,直到第二周才慢慢開始好轉。但感到欣喜的是“疫情期間網絡教學資源增多,可供選擇的內容也多了。”現在課堂上她也是在繼續結合著網絡資源,效果也比較好。此外,不知是因為經歷了疫情還是其他原因,她還感受到學生們學習更踏實了,更懂事了。“之前在家上網課,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個體差異,彼此的差距會逐漸拉大。”徐淋莉說,開學后,面對面授課能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這一點對學生還是老師來說都更好。
與此同時,師生們也要面對一些新問題。比如,現在大家都戴著口罩上課,出于安全考慮,老師也不能走下講臺和學生互動,但教學又需要不斷交流,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挑戰。而且當下學校文體活動驟減,校園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減弱不少。“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大家都能恢復到正常上課的狀態。”徐淋莉告訴記者。
家長
孩子情緒要關注
“孩子在家呆了這么久,終于回學校了,感覺身心一下子輕松了一大半。”5月18日,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居民彭渝軍告訴記者,今年寒假超長待機,她天天都盼著孩子能趕緊開學,迫不及待地想把孩子送回校園。4月27日,她讀初一的兒子劉博瀚終于復課開學了,但在開心之余,她和孩子都有一點緊張感和壓力。目前,相比學習,她更注重對孩子的情緒管理。
“孩子在家里面會放松一些,史無前例地宅家這么久,突然回到學校難免會不適應。”彭渝軍說,本學期已經過了一大半,怎么充分利用剩下的時間讓學習效果達到滿意的程度,在她看來,心態最重要。在調整孩子假期養成的松散生活習慣的同時,每天,彭渝軍都會鼓勵兒子積極向上,面對新情況。時不時鼓勵他,不要因為這些暫時因素影響自己。晚上,她還會抽一些時間和兒子交流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隨時關注他當日的心理變化。
“這次疫情不僅是對學生和老師的考驗,也是對家長的考驗,相信大家都能調整好自己,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未知的變數。”彭渝軍說。
學生
興奮過后有期待
早上7點40,梁善皓提前10分鐘就來到教室門口,準備溫度計和消毒液,幫助老師為各位同學測量體溫。今年12歲的梁善皓是我區鈺鑫小學5年級5班的班長,自從4月27開學后,他每天都提前10分鐘來到教室,協助老師做一些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開學啦!我很開心,很激動,開學第一天,我半夜就起來把校服穿好啦!”梁善皓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在家期間,他特別懷念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日子。
和梁善皓同班的宋呈翰同學也表示很激動。“開學的這近一個月時間我比以前更努力了,更加珍惜在校園的日子,所以每天上課我都是精神滿滿,認真聽課,遵守學校的秩序。”
梁善皓告訴記者,在興奮、激動的心情過去后,自己也很期待能夠在新的一學期學好知識。“開學的這近一個月,我們測試了4回,大家的成績都很穩定,因為疫情期間也會在家里上網課。不過,我們明年就要參加小升初的考試了,還是有些緊張感。希望在新的一學期能有更大的收獲!”
專家
調整節奏最關鍵
回歸久違的校園,從線上到線下,從居家到學校,學生、家長都可能會產生各種不安情緒或心理困擾。如何及時地調整心態呢?記者專門采訪了我區人民醫院青少年心理科副主任李林斌,聽聽他的專業建議。
李林斌說,經歷長期居家抗疫和線上學習,學生在開學之初容易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容易疲倦等開學綜合征。學生應該接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這是正常的反應,通過適量且規律的運動、管理時間等方式調整學習節奏,逐步恢復狀態。
“學生經過長時間的線上學習,回到學校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情況。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設立過高目標增加心理負擔。”他建議,學生如果感到過分的緊張,應該及時向老師尋求幫助,也可以和同學多交流,緩解壓力,前提是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此外,孩子復課后,家長還可以通過開放式問話等交流方式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例如,詢問孩子“你今天一天過得怎么樣?”等開放式問題,引導孩子分享日常,而不是“你今天開心嗎?”這種封閉式回答問題。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應當確保自己的情緒是平穩的,避免出現語氣沖、口吻不善等情況。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
500多名學生將光榮入隊
“好開心,下周五就要參加入隊儀式了,想著就很激動。”5月22日,記者在大渡口區實驗小學了解到大渡口區實驗小學九宮廟校區和佳兆業學校、新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將在5月29日,迎來期盼已久的入隊儀式。三個校區,一共500多名學生將光榮地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正式成為少先隊員。
據了解,以往的入隊儀式都是在每年11月27日舉行,而從今年開始,將在六一兒童節前舉行。區實驗小學相關活動負責人黎芷研告訴記者,為了迎接5月29日這一天的到來,學生們都提前通過班隊會、升旗儀式等活動了解了少先隊員相關知識,學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了解紅巖英雄人物及故事,觀看紅巖電影。老師還通過播放紅巖人物PPT配合講故事的方式,讓紅巖精神在學生們的心里發芽生根。
黎芷研告訴記者,5月29下午還將舉辦“星級兒童評選”獻禮“六·一”兒童節,豐富全校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建設,為全校學生們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大渡口區鈺鑫小學
為患病學生開展愛心捐款
“五月是感恩的季節,學校除了已經開展的‘五月的鮮花獻給您’升旗儀式,還將開展捐款儀式。”5月22日,鈺鑫小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將于5月25日舉行“我與紅領巾共成長”愛心捐款儀式。
據介紹,該校六年級二班學生唐粲然罹患惡性腦瘤,5月18日,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書,號召大家為唐粲然捐款。除了在校的近1600名學生,不少家長也紛紛獻出愛心。
此外,“六·一”兒童節期間,鈺鑫小學還將開展2020年“戰疫小達人”評選活動。通過本人自薦、班級同學、教師、家長推薦等方式,自下而上開展評選推薦出戰疫藝術小達人、戰疫健身小達人、戰疫自律小達人等,并于“六·一”期間進行表彰。
“這些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勇于爭先的進取精神,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增強校園活力。”鈺鑫小學相關負責人說,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相互學習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添成長的自信。
本版稿件由記者黃蘭清、張永香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