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祎恩)“上個月,村里修復農戶水管,水管一米8元,總共花了1萬多元……”5月19日上午,在八橋鎮鳳陽村4社院壩里,村務監督員劉萍拿著村務賬本,向村民公布村里最新的資金支出情況。
近年來,八橋鎮鳳陽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收入也多了。為加強村務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019年11月,鳳陽村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聘請2名村民劉萍、胡紅擔任村務監督員,對村級財務、基礎設施建設、惠農資金發放和干部廉潔自律等事務進行全程監督,規范村干部用權。
劉萍因責任心強,當上了村務監督員。“我發現,今年2—5月份的辦公用品經費明顯高于其他月份,詢問村干部得知,村委會在防疫宣傳中印刷了許多的宣傳資料,所以辦公用品經費比平時高。”劉萍告訴記者,作為群眾的“眼睛”,在村級事務監督上,每一項財務收支他都要看清楚、問明白。
今年起,鳳陽村每花一筆錢,都得由村“兩委”召開會議決定,2名村務監督員列席會議,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會提出整改建議。村務監督員們在當好監督“探頭”的同時,還當起了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工作督導員,有效減少了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5月初,鳳陽村開展全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些村民不太愿意配合,引起了個別村民的不滿。村務監督員胡紅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向村委會反映,村委會及時安排村干部與村務監督員一起走訪入戶做工作,及時化解村民的不滿情緒。
自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以來,2名村務監督員參加民生監督20次,向村委會提出整改建議10條,已完成整改10條,現場為群眾解決問題10個。
“村務監督員離群眾最近,看得最真、聽得最清,是黨和群眾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鳳陽村黨支部書記王光榮表示,村委會就是要把有文化、有膽識、懂政策、具有群眾代表性的人吸納到村務監督隊伍中來,廣泛引導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凝聚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