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雯)5月18日晚上8點,記者來到位于香港城公交車站附近的思遇理發店,看到四位顧客正在排隊理發,店內一派忙碌景象。
思遇理發店店主馮偉,24歲,是一位年輕但擁有8年理發經驗的“老理發師”。他的理發店位置較好,人流量大,生意一直不錯。
今年受疫情影響,理發行業遭到打擊。“春節期間,是我們理發行業生意最好的時候,可以天天忙到深夜,每天至少要為20多位客人理發,今年疫情讓我們損失很大。”馮偉說,因疫情不能復工的那段日子,自己心也慌,手也癢,想快點到店為顧客理發,顧客也著急,每天都有顧客問他何時上班。
“親愛的顧客,我們開門了!”終于,在大家的期盼中,馮偉接到復工通知。3月7日,他在朋友圈曬了第一張復工照,配文:“請大家放心,我們嚴格做好各項防護與消毒。只不過,這段特殊時期剪發要預約,要控制好人數。”馮偉說:“剛開始復工時,其他倒沒什么,只是戴著護目鏡工作有些不方便,一哈氣眼前都糊了,好幾次差點剪到手。”
理發店復工以后,每天有10多位顧客,人氣已在逐步恢復,馮偉也恢復了早出晚歸、每天站十幾個小時的日常,雖然辛苦,但他覺得很充實幸福。“以前我很喜歡休假,這次真的休息了這么久,才覺得不勞動實在空虛,真正體會到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的意義。”馮偉說。
疫情期間,頭發“放飛自我”,不少網友宅家升級剪發技能。據某網購平臺發布的“宅家十大熱銷商品”榜單,理發器榮登榜首。不久前,一位女顧客慌慌張張來找馮偉,說自己在網上買了電動推子給女兒剪頭發,結果一失手將女兒的劉海剪壞了,趕緊來問理發師是否還有救。馮偉哭笑不得,最后為小女孩剪了個新型“創意劉海”,避免了尷尬。
在馮偉看來,理發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手藝活,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也很考驗理發師的審美,這也是“Tony老師”對于大家來說不可或缺的原因。
因為被需要,所以有價值。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馮偉把為顧客做的發型稱為“作品”。每完成一個“作品”,馮偉成就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