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雅塵)陳世雄是重慶西野電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野電器)生產制造中心經理,從業期間,他兢兢業業,用5年時間從學徒做到部門經理,對流水作業、生產包裝、原料安排、機械調節維修等工作了如指掌,他被稱為公司的“全能人才”。
“一顆熱愛工作的心,一雙踏實肯干的手,就是我能為工作奉獻的全部。”陳世雄說。
“神技能” 2.5秒折一只紙盒
5月8日下午2點半,記者來到西野電器裝配車間,看到流水線上的工人正對各種零件進行組裝,經這些“巧匠”之手,這些零件將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開關和插座。身著深藍色工作服的陳世雄就在其中。
32歲的陳世雄是湖北恩施人,2015年來到西野電器,5年來,陳世雄一步一個腳印,從學徒到班組長再到如今的部門經理。
作為部門經理的陳世雄為何會出現在流水線崗位上?面對記者的疑問,陳世雄笑著解釋:“為了搶回疫情期間的損失,全公司上下忙得不可開交,一線車間人手不夠,我肯定要來幫忙。”
除了幫忙,陳世雄還有非到不可的理由。“流水線作業我很熟練,我現在每2.5秒就能折一只包裝盒,從早干到晚,我每天能折疊包裝盒1.5萬余只。”陳世雄自豪地說,這項“神技能”,公司里沒人能比得過他,所以在這個關鍵時期,自然不能少了他。
練就“神技能”,沒有捷徑可以走。“苦干加實干,是操作技能快速提高的秘訣。”陳世雄說,二十幾歲時,有用不完的勁兒,不分晝夜苦練,即使手上起繭也不覺得累。
除了苦練手上的技術,陳世雄還在完善工藝上下功夫。此前,螺口燈座的裝配工藝復雜且效率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善工藝提高效率。經多次試驗,他發現在裝配中增加靠模工裝,可以提高裝配速度,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經實踐檢測,證明其理論正確,很快被用于實際操作中。對此,公司還為他頒發了“最佳創意獎”。
“多面手” 哪里需要就有他
“陳經理,包裝機出問題了,麻煩你來看看。”聽到“呼救”聲,陳世雄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去處理。
經過一番查看,陳世雄找到問題所在,他重新調整機器數值,讓包裝膜位置距離與產品插座相符,又檢查了注塑機、激光打字機等設備是否正常運行。一個多小時后,包裝機恢復運行,陳世雄已累得滿頭大汗。
“陳經理,快來看看這臺設備。”“陳經理,這個要怎么處理?”……在西野電器,這樣的“呼救”聲經常可以聽到,同事們都說,工作中不管哪道工序有問題、哪種機器出了毛病,找陳世雄準沒錯。
“陳世雄是全能型人才,也是我們公司的勞動模范,很多員工都在向他學習。”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受疫情影響,陳世雄3月中旬返回公司。復工后,陳世雄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白天負責車間運營,晚上還要做統計報告,研究如何提質增效,基本上每天要忙到晚上11點才能休息。
“疫情影響了產能,我們每天加班加點趕進度,希望盡快彌補損失。”陳世雄告訴記者,公司從2月27日復工以來,工人們早上7點半進廠,經常要忙到晚上8點半才下班。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西野電器生產出各種開關和插座300萬余只,產能已恢復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