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區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3.6億元,比上年增長5.3%(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億元,增長0.1%;占GDP比重為0.4%,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98.5億元,增長6.3%;占GDP比重為38.9%,提高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54.0億元,增長4.6%;占GDP比重為60.7%,下降0.3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530元。
2019年末,全區有戶籍人口為27.6萬人,比上年增加6650人,其中:男性13.5萬人,女性14.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698人,出生率為9.8‰;死亡人口1561人,死亡率為5.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全區常住人口36.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37萬人,城鎮化率97.71%,比上年提高0.15個百分點。
2019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3954人,期末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773人。
二、農業
2019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4120萬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農業產值9194萬元,下降1.09%;林業產值3019萬元,增長8.6%;牧業產值347萬元,增長89.6%;漁業產值477萬元,增長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82萬元,增長7.4%。
2019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為0.98萬畝,蔬菜總產量1.68萬噸;生豬出欄319頭;山羊出欄173頭;家禽出欄2.26萬只。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9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53.2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1%,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26.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營業成本增長12.1%。
產值分行業看,行業發展呈現不同趨勢。從增長行業來看,金屬制品業受區內部分企業市場訂單大增影響,同比增長67.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受大型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提升影響,增長51.1%;專業設備制造業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增長11.1%;下降行業方面,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同比下降24.0%;食品制造業下降2.3%,;汽車制造業在市場整體行情不佳的情況下,下降5.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7.4%。
從產品產量來看,傳統產品與新興產品增勢差別明顯。區內重要傳統產品中,水泥、水泥熟料、鋼材、啤酒、鞋等分別下滑9.9%、10.1%、4.3%、1.4%、5.0%,下降面較大。新興產品表現優于傳統產品,其中:電動自行車、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垃圾焚燒爐、玻璃纖維紗等分別增長76.7%、62.3%、53.3%、8.8%,其對應企業成為區內工業經濟發展重要驅動。
2019年,全區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建筑業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204.9億元,增長14.3%;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700.6億元,增長6.2%。其中,本年新簽訂合同額415.8億元,增長19.7%。
四、服務業
2019年,全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2.1億元,比上年增長4.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0億元,增長2.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5.1%;金融業增加值27.8億元,增長12.2%;房地產業增加值43.9億元,同比下降1.4%;其他服務業增加值50.7億元,同比增長10.8%。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8.9億元,增長7.1%。
2019年末,全區擁有營運機動車輛3012輛;其中:載客汽車20輛,載貨汽車2992輛。全年實現公路客運周轉量2042萬人公里,同比下降4.4%;實現公路貨運周轉量339818萬噸公里,同比增長9.3%;全社會客貨運輸周轉量38.5億噸公里,增長11.3%。
2019年,全區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140萬元,同比下降3.3%。
五、國內貿易
2019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2.3%。從商品銷售情況看,全區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增長9.9%,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1.9%。
六、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9%。按投資用途分,基礎設施投資[6]增長3.5%;工業投資增長15.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1%。
七、對外經濟
2019年,全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1億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出口10.6億元,下降17.5%;進口7.4億元,下降1.1%。?
2019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總額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7.7%。
八、財政金融
2019年,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稅收收入19.2億元,增長10.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億元,增長7.2%,其中:教育支出5.8億元,增長6.7%;科學技術支出0.4億元,增長14.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億元,增加1.1%;衛生健康支出2.7億元,增長9.5%。
2019年末,全區有金融機構43家,其中:銀行21家,小額貸款公司6家,擔保公司1家,基金公司8家,保險公司4家,證券機構3家。全區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559.8億元,增長14.3%;各項貸款余額為748.5億元,增長14.1%。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2019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19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6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4元,增長8.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6746元,增長1.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430元,增長5.7%。全區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2.2%,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6%。
2019年末,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4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1萬人,增長5.1%;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0萬人,增長2.4%。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7萬人,增長3.7%,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5.8萬人,增長6.4%;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4萬人,增長0.7%。全區為2.6萬人次的城市居民和0.3萬人次的農村居民分別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39萬元和168萬元;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2019年,全區受理1126項專利申請,其中:發明280項,實用新型744項,外觀設計102項。651項專利獲得授權,其中:發明74項,實用新型495項,外觀設計82項。
2019年,全區共有279家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7家企業擁有當年認證的重慶名牌產品13個。
2019年末,全區有各類學校109所。各類學校教職工5153人,其中:專任教師3888人。各類學校招生人數17586人,在校生57587人,畢業生14275人。2498人參加高考,2314人被各類大專院校錄取。中小學學校占地面積77.7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1.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18.1萬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5.9萬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積19.7萬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積17.9萬平方米。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2019年,全區文化事業投入2405.65萬元,年末擁有“三館一站”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面積2.46萬平方米,公共圖書館藏書32.7萬冊。
2019年,全區接待國內旅游人數55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7%。
2019年末,全區有醫院(衛生院)38個,其中:綜合醫院16個,專科醫院2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機構床位2910張。衛生技術人員3284人,其中:執業醫師1072人,執業(助理)醫師1234人,注冊護師(護士)1581人,藥劑人員164人,檢驗人員112人。醫院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全區計劃免疫接種率98.81%,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38‰。
2019年,全區舉辦運動會或比賽45場次,中小學校參加市級以上競賽項目35項次,參賽總人數2751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2019年,全區電力使用量183559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其中生活用電量63659萬千瓦時,同比下降6.5%。天然氣生活使用量1745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2.6%。
2019年,全區空氣質量在Ⅱ級以上天數309天,城區環境噪聲平均值52.8分貝,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65.8分貝,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和地面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2019年,全區公安機關破獲刑事案件986件,比上年增長9.1%;發現受理治安案件1946件,同比下降22.4%。人民法院結案案件數12311件,案件結案率91.21%,其中:刑事案件384件,行政案件224件,民事案件7686件,執行案件4017件。年末全區有律師事務所10所,律師80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58件;調解糾紛案件3882件;當年辦理公證件數9562件。
2019年,全區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12起,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2人,比上年下降3人;生產安全死亡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23.4萬元,下降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