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涵菓)李文清,重慶鈺鑫集團嘉威啤酒有限公司設備部副經理。21年來,他兢兢業業、勤奮好學,實現了從一名普通的電工學徒到公司技術骨干的逆襲;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提升了公司的生產效率,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為公司節約了上百萬元的生產成本。
華麗逆襲 從電工學徒到技術骨干
4月25日早上九點,重慶鈺鑫集團嘉威啤酒有限公司忙碌起來了。廠區里的各條生產線上,工人們各司其職,一絲不茍地完成著啤酒從釀造到灌裝的每一個環節;廠區外,滿載著啤酒的貨車陸續出發運往各處……設備部副經理李文清是這個忙碌場景中一個小小的圓點:他身著深綠色的工作服,戴著藍色安全帽和黑框眼鏡,提著一臺電腦,穿梭在數臺大型設備中。他的工作就是確保每臺設備正常運行。
與機器打交道的工作,李文清干了21年。1999年,20歲的李文清中專畢業,進入嘉威啤酒公司,成為一名電工學徒。翻閱電氣圖紙、比對元件、研究歷年疑難故障……這些枯燥的工作在李文清看來別有一番趣味,他說:“里面門道不少,要鉆研的地方很多。”為了學通弄懂,剛出來工作的那幾年,李文清常常加班加點,一邊熟悉業務,一邊向前輩學習。
熟悉電工工作后,李文清沒有止步。2009年,李文清從公司動力部調到包裝部工作,他接觸到了電氣自動化技術。“當時,包裝部相對其他部門來說,自動化程度較高,很多設備都需要使用PLC程控器進行自動控制。”李文清告訴記者,在學校時,他學習過電氣自動化的相關知識,當時便十分感興趣。
為此,李文清在工作之余自學了PLC編程基礎、自動控制等。為了熟悉各種設備,李文清逐項摸索、依次練習。雖然只有中專文化,但勤奮好學的李文清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熟練掌握了各種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安裝工藝等專業知識。實現了從電工學徒到技術骨干的華麗“逆襲”。
創新技改 為公司節約上百萬元
2009年,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擺在了李文清面前。當時,公司在自動化控制方面完全是“空白”——沒有專業人才,沒有相關經驗。公司使用PLC技術進行控制的機器一旦出現問題,只能聯系生產廠家進行維修,不僅花費大,還很耽誤時間。李文清想改變這個現狀。
于是,李文清找來老廠區一臺殺菌機的手抄版匯編語言,利用業余時間,將匯編語言整理成容易理解的簡單指令形式。在此基礎上,李文清還對原有程序進行了修改。“當要把我改寫的程序輸入機器時,我內心還是有些忐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沒想到,試運行后,李文清改寫的程序完全能夠滿足殺菌機的運行需求,甚至比原有程序更加先進。
將殺菌機的程序編譯成功后,李文清信心倍增,他趁熱打鐵將老廠區的洗瓶機、灌裝壓蓋機、輸送帶等設備的控制程序編譯出來備用,將由PLC損壞引起的停機等待時間縮短至30分鐘。對廠區機器控制程序進行重新編譯并不容易,李文清說:“要重新編譯程序,必須與操作人員、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反復溝通,對程序進行無數次修改,才能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之后,李文清編寫新廠區潤滑系統自動控制程序,使包裝線潤滑劑用量由0.42kg/kl下降到0.35kg/kl;修改灌裝壓蓋機高壓激泡程序,包裝線酒損從2.8%下降到2.5%,每年節約酒損費用約18萬元……2014年,李文清成為公司設備部副經理,雖然直接接觸設備的時間少了,但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到生產一線巡檢設備,抽出時間與一線的員工溝通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多年來,李文清帶領著他的團隊,完成多項技術創新改造,不僅提升了公司生產效率,還大大降低了水、電、氣、料、酒等材料消耗,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上百萬元。
今年,公司復工復產后,李文清加快了技術攻關的步伐,爭取利用技改為公司生產“搶時間”。在李文清的帶領下,技術團隊為糖化工藝流程設置保護程序,最大程度上減少經濟損失;另外一個項目是在酒花添加罐上增加保護設施,在原程序上減少預供液時間,縮短酒花添加時間3-5分鐘。
從電工學徒到技術骨干,這21年,李文清走得并不輕松,一路上也遇到過很多坎坷,但李文清說:“能奮斗的人是幸福的,只要腳踏實地,堅持到底,就一定能在人生的舞臺上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