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祝,1996年出生,今年24歲。2019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我區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于區政協。“在志愿服務中,我更能感受到自身的成長和價值。”李夢祝說。
????用心服務弱勢群體
????成為志愿者以來,李夢祝參加了很多志愿活動,以自己的方式幫助了很多弱勢群體。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去年冬天,在參加團區委組織的愛心敬老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中,李夢祝去看望一名年近八旬的獨居老人,為他送午飯。
????來到老人家中,李夢祝看到,老人住的房間不大,屋里有些雜亂。老人對志愿者們的到來并沒有表現出高興和熱情。“老人只是把門打開,然后就自己坐在電視機前,呆呆地望著屏幕,也不說話。”李夢祝向記者描述當時的情形。
????本來,給老人送去飯菜后,李夢祝和其他志愿者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看到老人這樣,李夢祝決定多陪陪老人。她細心地為老人盛好飯菜,又坐在老人身旁陪著他聊天,把自己身邊發生的新鮮事講給老人聽。
????漸漸地,老人卸下防備,開始與李夢祝交流起來。老人說話語速很慢,口齒也不太清楚,但是李夢祝仍然耐心地傾聽。之后,李夢祝還為老人打掃了家里的衛生。“說實話,我在家里做家務都沒有那次做得那么認真。”李夢祝告訴記者。最后,老人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但李夢祝心里還是酸酸的。
????“社會上有很多值得我們關心關注的弱勢群體,我是通過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才看到了他們,也看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價值。”那次志愿服務后,李夢祝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今后我還要參加更多這種類型的志愿服務,雖然我力量有限,但微弱的燭光匯聚在一起就是能帶給人溫暖的‘小太陽。’李夢祝說。
????滿腔熱血戰“疫”一線
????2月初,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李夢祝主動報名參加了團區委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她被安排在大渡口立交卡點,負責過往車輛駕乘人員的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直到2月底,李夢祝才結束了這次志愿服務。在這期間,雖然李夢祝被安排在下午值班,但她通常提前到崗,一來是為了換班的時候節省工作時間,二來是她想幫著前一班的同事做點事情,減輕負擔,她說:“我年輕,身上有用不完的能量和熱情。”
????在一次卡點值守時,李夢祝遇到從區縣趕到紅樓醫院就診的一家人,由于車內開了暖氣,一家人的體溫都偏高。李夢祝先讓孩子的父母下車降溫,但因孩子受傷發炎,體溫一直偏高。為了不耽誤孩子的治療,李夢祝留下他們聯系方式,和卡點的交巡警、醫護人員一起,告訴孩子父母去醫院最近的路線以及注意事項。最終,李夢祝得到反饋,孩子順利到達醫院接受治療,體溫也降下來了,她才松了一口氣。
????在李夢祝看來,做志愿服務并不是單方面的奉獻和付出,她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益。“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去感同身受、去思考,去塑造和完善自己的價值觀,這何嘗不是人生中的重要功課。”李夢祝說。(記者 張涵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