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肖藝)春暖花開,萬物復蘇。4月11日,跳磴鎮金鰲山登山步道,踏青游玩的市民三五成群,歌聲伴著笑聲,在山間飄蕩;田間地頭,村民們正忙著為果樹修枝、施肥,農技人員來到果園,傳授技術……春日暖陽下的村落到處生機盎然。
“聽說以后金鰲山登山步道還將配套建設騎行步道、涼亭等,到時再來就更不一樣了,為我們登山健身和欣賞美景提供了好去處。”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家住順祥壹街區的顧曉玲一家輾轉于我區各個鄉村旅游景點,去健身步道爬山,到農家樂摘草莓……她告訴記者,現在大渡口的鄉村旅游項目越來越豐富,在家門口休閑度假也很不錯。
特色項目為引領
金鰲山登山步道、彩色稻種植項目、“義渡桃園”項目……今年以來,我區以特色項目建設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作為我區助力鄉村振興、提振鄉村旅游的重要項目之一,金鰲山登山步道主體建設工程目前已投用。該步道寬2.4米,長1.8公里,起于石盤村,直達金鰲山頂。
“三月下旬,我們組織志愿者陸續在登山步道旁種植了桔樹、李樹等樹苗300余株,綠化面積20余畝,金鰲山頂還有今年年初種下的‘義渡桃園’。明年市民來登山健身的同時,還可賞花、摘果。”區農業農村委負責人介紹。
據悉,跳磴鎮金鰲村今年陸續種植了桃樹250畝,屬于我區“義渡桃園”項目組成部分。區農業農村委結合我區農業用地狹小、山地較多的情況,將分別在大濱路沿線、金鰲山、中梁山等片區,種植滿天紅、五月脆、夏香姬桃、香桃、胭脂脆桃等品種的桃樹,以發展都市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樣板,主城近郊休閑目的地和都市微型田園綜合體。目前,全區已種植桃樹面積500余畝,分布于金鰲山片區和中梁山片區。
此外,位于金鰲村的“大美金鰲”和石盤村的“義渡田園”彩色稻種植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今年夏秋,市民便可一睹色彩鮮明的彩色稻田風采,整個觀賞期將持續至十月底。
山水與產業契合
如今,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越來越多。
市民踏青游玩間,與美麗鄉村邂逅,也體驗了山水與產業的契合。有常住村民1700余人的石盤村,就是一個有山有水的美麗之地,也是一個鄉村振興的樣本。
石盤村位于跳磴鎮東部,南臨長江,與巴南區、江津區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近年來,豐富的農家樂項目、特色蔬果采摘,吸引了無數市民前來“打卡”。
“現在不止是大渡口本區的游客,各區縣的游客都搶著來村里賞花吃果,讓我們不出家門就能掙錢,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提起鄉村旅游這“香餑餑”,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
石盤村能火得“出圈”,正因其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將生產性農業與休閑農業、旅游農業有機融合,形成了特色產業。站在石盤村的休閑廣場上,山下美麗的長江風光一覽無余,山上火紅的柑橘掛滿枝頭,特色農家菜香飄四溢……大濱路的建成通車,更是讓石盤村的產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每到天氣晴好的周末,石盤村便會迎來不少游客,在田間地頭盡情體驗著田園之樂。
目前,石盤村已打造了石盤水果園、康然山莊、盤果山莊、舊石器遺址等項目,形成了觀光、采摘、食宿等一條較為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成為我區鄉村旅游的一張名片。
一張藍圖繪到底
振興鄉村,必須讓鄉村有活力。活力來源于哪里?
——發展特色項目和產業。
《大渡口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提出,要圍繞鄉村旅游、農事體驗,重點發展特色經果、蔬菜、花椒等種植業,加快構建多品種、小規模、精品化的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從2020年開始,我區將集中3年時間,圍繞實施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程,農村“三變”改革擴面深化工程等項目,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
區農業農村委農業科負責人介紹,綜合考慮我區地理氣候、海拔、區位優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等因素,我區還將在大濱路沿線、中梁山片區、金鰲山片區,打造農業、農文、農旅、農工結合項目40余個。
藍圖已經繪就,鄉村振興正當其時。
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我區搶抓機遇,隨著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產品日趨成熟,以花果采摘、休閑垂釣、自助燒烤等為主的鄉村休閑旅游,也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一大批鄉村旅游項目接連涌現,許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找到了致富路,鄉村展示出新形象,釋放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