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蘭清 張永香)當前,在繼續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大渡口區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體場所有序恢復開放,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走出家門,進到各類場館,感受那些熟悉的文體生活。
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大渡口區體育館、博物館等場館恢復開放后的情況。
重慶工博 “時空穿越”再開啟
“太開心了,本來打算過年放假的時候來參觀,結果因為疫情原因沒有開門。今天終于通過預約來參觀重慶工業博物館。”4月16日,家住八橋鎮逸景社區的居民王紅華和朋友來到重慶工業博物館,通過觀看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真實展品、一個個還原的歷史場景,展開了一場“時空穿越之旅”。
3月28日,重慶工業博物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9:00到17:00(11:00-12:00停止進館,16:00以后停止進館),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開放范圍為主展館、鋼魂館(礦道探奇展項除外)和工業遺址公園。
在疫情防控期間,重慶工業博物館關閉其余通道,僅保留三號口(近濱江路)作為出入口。游客可提前15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填寫本人身份證號實名預約參觀。游客入園時須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及“惠游碼”。
目前,重慶工業博物館采取了限流措施,僅接受個人預約,不對團隊開放。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不超過2000人,按上、下午各1000人嚴格控制。當遇到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博物館將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分批次入館等措施,以保證安全。工作人員提醒,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游客可使用微信語音導覽。?
據悉,重慶工業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后,館內展項還有所提升和完善。比如,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的重要歷史見證物——“魅力重慶”彩車將在重慶工業博物館進行長期展示。
區體育館 專業場地才帶勁
“總算等到區體育館開門了,好想念這里的羽毛球專業場地啊!”4月15日,家住錦天康都的張先生穿著一身運動裝,在區體育館的羽毛球場內做著打羽毛球前的拉伸運動。他告訴記者,在區體育館恢復開放前,他都是在自家小區內打羽毛球,但是總是感覺少了一點運動氛圍。一得知體育館恢復開放的消息,他便立即和球友預約了場地。
3月31日,區體育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向市民恢復開放了乒乓球場地和羽毛球場地,并實行限額預約制,市民需要提前一天到館預約。
當天,記者在區體育館看到,進入場館時,大家主動保持一定的距離,站在指定區域接受額溫槍測溫,并出示“渝康碼”。體溫異常人員,將會被謝絕入內。
據區體育館工作人員介紹,為防止人員聚集增大疫情傳播風險,目前,各場館實行人流限制。羽毛球場每場限制人數為24人,乒乓球場每場限制人數為20人。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至6點,晚上7點至10點。
區文化館 線上線下活動多
4月15日下午,市民楊蔓和幾個好朋友來到區文化館,向工作人員出示預約短信和身份證后,成功入館。
“在家宅了這么久,終于可以到這兒來跳舞了。”楊蔓笑著說,她跳了幾十年舞,一周至少有四天都要到文化館來跳舞。疫情期間文化館暫時閉館,可讓她悵然若失了好一陣子。這下,感覺生活的一大樂趣又回來了!
據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文化館于4月10日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4:30-17:00,周末暫不開放。開放區域為位于一樓的數字體驗廳、培訓室、開放式展廳、舞蹈排練廳、多功能廳以及二樓的合唱排練廳、舞蹈排練廳、非遺展廳。
除了線下服務外,區文化館還提供線上服務。“大渡口群文”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每日一堂微課、每周一次展覽、每月一場演播”全民藝術普及特色項目,數字文化平臺和群眾文化云平臺提供各藝術門類網課學習、展覽展示、欣賞培訓等。
“市民到館需提前在重慶市群眾文化云平臺預約,預約成功后憑收到的預約短信和身份證才能入館。”工作人員提醒,整個場館只設一個出入口,實行“亮碼”和測溫管理,并進行實名登記后方可進入。同時,到館人數也有嚴格限制,每天到館人數不超過140人。
“還是到這里來跳舞好,無論是設備還是場地都很完善。”跳完舞的楊蔓高興地說。
區博物館 實地觀展更精彩
“區博物館恢復開放后,我感覺真高興!來這里觀展,那種獨特的歷史人文氛圍可是其他地方無法感受到的。”4月14日下午,正在區博物館觀覽的茄子溪街道橋口社區居民游淑丹這樣告訴記者。
游淑丹說她特別喜歡看展覽,疫情期間,她都是在手機上通過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線上“刷館”。“泥韻風華——于士華滴塑館藏作品展”和“商埠印跡——重慶開埠攝影文獻展”,以及“匠心傳承——大渡口傳統民間工藝展”等多場展出,她都是在線上觀看的,但始終覺得差一點感覺。“現場看著那些精美的展品和文物,才更令人心動和震撼。”游淑丹說。
?
據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從3月17日恢復對外開放,一直實行實名制預約登記。市民可通過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服務電話、窗口登記等方式進行預約。市民進館前,需配合區博物館進行入館體溫檢測、安檢機檢測等必要檢查,還需提供有效證件(身份證、駕駛證、社保卡等)并出示“渝康碼”。
“目前我們實行參觀人數限流制度。日接待量不超過120人,瞬時觀眾流量不超過15人。實施分時段、間隔性入館。提倡團隊人數不超過30人,避免集中入館,實行分散參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30-12:00,14:00-17:00。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市民可以合理安排時間,預約成功后前往參觀。
?
相關鏈接:大渡口區文體場館預約方式一覽
區博物館
1、網上預約,關注“重慶市大渡口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微信菜單欄“相知”-“參觀預約”中登記預約。
2、電話預約,撥打預約咨詢熱線:023-68428053,并登記預約。
3、窗口預約,前往區博物館咨詢窗口登記預約。地址:大渡口區鋼花路302號附5號大渡口區博物館宣教咨詢部。
區工業博物館
打開微信APP,搜索“重慶工業文化博覽館”公眾號,關注后點擊頁面右下方“因園際會”,點擊“參觀預約”進入頁面,點擊“立即預訂”頁面,選定日期、時間,最后填寫本人身份證號后提交。
區體育館
提前一天到區體育館向工作人員預約。?
區文化館
進入重慶群眾文化云平臺,選擇大渡口區,點擊登錄,點擊場館預約。
區圖書館
市民現場掃描圖書館健康登記平臺,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并測量體溫,審核通過后即可入館。限定最高同時100人在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