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鞋子主打輕便,孩子在戶外運動時仍然感覺舒適。”2月至今,義烏商貿城童鞋店老板張雪玲,每天都會通過第三方平臺直播帶貨。
????按照往年慣例,春節期間本是銷售旺季,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銷售計劃,4個實體店鋪不得不閉門謝客。
????“沒有辦法,實體店關門了,只能另想辦法了。”為此,張雪玲將主戰場從線下轉到線上,自己在家當起了主播,自己的孩子當模特。她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出50多雙鞋子。截至目前,張雪玲通過網絡直播帶貨的方式,已賣出近千雙童鞋。
????3個微信群、近千位熟客,除了直播帶貨外,張雪玲還在朋友圈當起了 “線上推客”。針對微信群顧客,她會根據顧客需求實時調整選品品類;對朋友圈客戶,則以質取勝,每日只推薦1-2個爆款優惠商品,在“不打擾”“不刷屏”的前提下,吸引客戶的注意。
????直播之余,張雪玲向記者分享起了她的“生意經”:“要想做好線上推廣,就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顧客精準推薦商品,而不是粗放型‘刷屏’。”目前,憑借良好的口碑,張雪玲微信群里的顧客人數不斷增加。
????“前段時間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可以在家看老板推薦的商品,她會介紹產品的基本情況。如果覺得不錯,可以點擊直播間的購買鏈接,線上下單,老板會在最快的時間內發貨,感覺很方便!”居民周丹是張雪玲的熟客,疫情期間,不能出門逛街,她主要通過“云購物”買買買。
????受疫情影響,超市、商場等線下門店受到沖擊,人們的消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消費者從在實體店里“挑挑選選”變為在手機上“劃劃點點”。為了滿足人們多場景的消費需求,入駐第三方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微信群營銷、小程序商城……實體零售商加快布局線上業務。
????與張雪玲一樣,瞄準直播這個“香餑餑”的還有鹵味店老板吳松峰,疫情期間,他以直播帶貨的方式讓自家的招牌鹵味被更多人熟知。“之前屯了一些貨,原本以為損失很大,好在通過直播帶貨,把庫存都賣得差不多了。”吳松峰說。
????進入4月,線下門店陸續恢復營業,導購直播進入柜臺直播與在家直播結合的階段。張雪玲認為,直播不僅是疫情期間的一項救急舉措,也為線下零售企業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未來導購直播很可能常態化、規模化。
????義烏商貿城工作人員表示,直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原來店鋪早上9點開門,晚上9點關門,一般只能輻射周邊10公里范圍。直播可以實現一天24小時營業,同時還能吸引大量的新顧客。(記者 王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