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益
????“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逐步探索建立起‘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愿者’網格化服務機制,定期進行‘一對一’巡訪,為老人提供‘保姆式’服務……”3月25日,《大渡口報》刊發的《老人身邊的貼心“保姆”》一文,在讀者中引起了較好反響。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問題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是老齡化問題中亟待破解的社會命題,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勢在必行。當前,我區積極培育“上善之地、大德之城”城市精神,在全區范圍內形成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正是其中的應有之義。
????這種“保姆式”服務,不單單是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給予精神關愛。對老人來說,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愿者不是他們的親人卻勝似親人。因此,要多上門為老人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代購一次物品、打掃一次衛生、交心聊一次天……用點滴行動讓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心生溫暖。
????這種“保姆式”服務,不應僅在疫情期間,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完善社區為老服務體系,探索建立一種長效機制,讓這種“日常守望”細水長流。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優質服務,是一項需要整個社會持之以恒、堅持做到底的事情,我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愛老護老的溫情故事在社會上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