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廖雅塵)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現年56歲的李龍富,是我區玉條食品有限公司一名操作制面機器的農民工。
????1月21日放假,2月8日首批復工返崗。李龍富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在返崗路上享受專車接送的待遇。
????李龍富所在的公司負責人變成“專車司機”,把李龍富等第一批復工的員工,接回了公司生產車間。
????沉寂一個多月的制面機開始運轉,李龍富覺得,他的幸福生活又回來了。
????3月19日,星期四,玉條食品有限公司。在車間“隆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中,李龍富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著和面機、壓面機、切斷機等設備。經過和面、熟化、干燥、切斷等流水生產工序,掛面就這樣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這天距李龍富返崗復工已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56歲的李龍富,家住銅梁區,是我區玉條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機器操作員。2月8日下午,李龍富成為公司復工復產后,首批集中返崗的16名農民工之一。
????原計劃2月3日就該返回公司上班,可受疫情影響,李龍富只能一直待在老家。“看著我們老家的市場里,面條的供應已經不如之前那么充足。我就想到,我們制面廠一直不復工,那客戶需要的貨物量就保障不上了,心里就著急。” 李龍富說道。
????返程的長途客車、老家城里的公交車都停運了,這讓李龍富不禁擔心:“這下可怎么去上班呢?”“家里蹲”的時間已超過半個月了,李龍富告訴記者:“我不怕吃苦,就怕閑著。”
????2月6日,李龍富接到廠長段興均通知,公司即將開工。“如果沒有接觸重點地區返渝人員,2月8日公司將安排專車到家門口接你們回來上班。”段興均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員工們。
????本來顧慮重重的李龍富終于放下心來,他說:“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這個安排好!”李龍富第一個報名申請返崗。
????“我也算是公司的老員工了,現在公司需要我,又安排車輛來接,我很安心。”李龍富說,在銅梁的時候沒有到處串門,家里只有他與妻子兩人,也沒有與重點地區返渝人員接觸,他符合復工條件。
????2月8日,李龍富早早起床,妻子細心囑咐道:“身份證要帶好,帶上備用口罩和酒精消毒棉片,一定注意清潔衛生……”中午12點,公司派來的中型車開到了小區門口。李龍富戴上口罩,拎著行李,踏上了返崗路。
????上車前,李龍富按照要求測量體溫,進行全身消毒。段興均坐在駕駛室,一路小心駕駛,把員工們接回了大渡口。這輛車途經合川,再到銅梁,最后回到公司門口。為了降低風險,每次接到員工,段興均都要進行實名登記、測量體溫、消毒。
????下午2點,車輛安全到達公司門口。消毒、測溫、核對身份、簽訂承諾書、接受防疫知識教育、領取防疫手冊……全部流程完成后,李龍富和同事們才能返崗進場。
????2月9日早上6點,李龍富戴著口罩準時上工。“我們三餐都由食堂提供,大家排隊打好飯后,分散就餐。”李龍富告訴記者,現在一人住一間房,單間配套,有獨立廁所、廚房。
????公司復工復產以來,李龍富與同事們加班加點趕進度、保生產,公司每天產量達到10噸,產品發往主城各大商超。
????“這份工作我做了近20年,包裝的時候隨手一抓,掛面重量準是兩斤。”李龍富自豪地說,這項“神技能”,車間里可沒人能比得過他,“我一個人每天能完成500斤掛面的生產任務。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只要機器還在運轉,我就感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