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蘭清)“媽,我就在我們醫院值班呢。你看,這是我們值班室,環境特別好……”每天,在酒店給母親打電話或者視頻,成了楊世海的日常。而每一次通話,楊世海都不得不對母親“說謊”,隱瞞自己支援孝感的消息。
楊世海今年37歲,是大渡口區人民醫院老年科的一名主治醫師。2月25日,楊世海作為大渡口區人民醫院支援孝感醫療隊一員,隨隊前往孝感市大悟縣中醫院,支援當地的新冠肺炎防治工作。考慮到母親年過花甲,身體也不太好,楊世海和妻子商量,暫時不把自己去湖北抗擊疫情的消息告訴母親,不讓母親為自己擔心。
采訪中,楊世海告訴記者,他出生在云陽縣大竹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他便立志要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2003年,楊世海考上了遵義醫科大學。大學畢業后,他便來到了區人民醫院工作。
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向醫護人員發出支援湖北的倡議時,楊世海并不在大渡口。去年12月,楊世海就作為全院唯一一名醫生,參加了大渡口區對口支援忠縣的醫療幫扶計劃,離開家人,前往忠縣第三人民醫院工作。
作為外派忠縣的醫生,楊世海本可以不用參加支援工作。但在2月22日,當他得知大渡口區要組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消息后,他毅然決定,向區人民醫院遞上請戰書,主動申請到湖北抗疫一線。
到達大悟縣中醫院,經過培訓后,楊世海和其他5位同事立即投入工作,負責隔離病房40張床位的醫護工作。早上8點不到,楊世海和同事們就要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查房、會診、寫醫囑……
楊世海告訴記者,雖然上班時間是八點,但他們每天早上都會提前40分鐘到崗。“換上防護服有十幾個流程,同樣的步驟要多次重復,每做一個步驟都要進行手工消毒,大概要花費半小時左右。”楊世海說,一套防護服只能穿4個小時,為了把時間更多地留給病人,每次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他就像是在和時間賽跑,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更多事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65歲的老年患者。因為我平時都‘全副武裝’,進到隔離病房也是在抓緊時間忙自己的工作。老人為了不耽誤我的時間,沒有跟我過多聊天,但他卻在自己的床頭上掛了一塊紙板,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和感謝我的話。”?楊世海說,老人寫下的字雖然歪歪扭扭,但他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老人的心意,也感到自己任重道遠。
如今,楊世海已經在大悟縣中醫院工作18天了。而他的母親依舊不知道他奮戰在戰“疫”一線。
楊世海說,很多朋友得知自己上一線的消息后,紛紛發來微信,給他加油,有些朋友還上門給自己的妻子送去了慰問品,他說:“很感謝朋友們對我的關心,但我都會拜托他們,請別把我去湖北孝感的消息,告訴我的媽媽。”
“我只是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病人卻把我們當成英雄,所以我更不能后退。”?楊世海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