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吾?唐章靜)3月3日上午9點30分,大渡口區經濟信息委迎來一群熟悉的客人。轄區重點工業企業——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復合)副總經理姚遠手持錦旗登門道謝,錦旗上寫著“吹響號角戰疫情,為企解憂排頭兵”。
國際復合是大渡口區一家集玻纖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跨國公司,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空氣過濾、汽車輕量化等多個重要領域。疫情期間,作為重要保供單位的國際復合,面臨著缺原料、斷物流、停產能等一系列生產難題。大渡口區與企業一起同時間賽跑、共克時艱,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打通關節,最終保障了企業有序的生產經營。初步估計,國際復合1-2月產值4.8億元,同比增長5.96%,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這份答卷來之不易。
“先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1月21日起,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我們就進入了‘戰疫’狀態。”國際復合黨委書記庾波說,公司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應急預案,購買防疫物資、摸排人員情況、做好員工教育引導、嚴格落實防疫舉措……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地鋪排開來。
由于生產特性,國際復合的生產線是連續作業,一旦停下來,企業將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國有資產也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只有搶先抓好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才能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先機,從而將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由于謀劃早、行動早,國際復合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效,目前未發生確認、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
“企業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沖鋒號”
企業生產經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一環脫扣、環環受阻。盡管國際復合自身的疫情防控跑在了前面,但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下游終端產品客戶大多都處于停工停產狀態,導致企業的原料鏈、資金鏈、物流鏈都面臨重重難關。
“我們資金周轉有困難,請求幫助。”“別擔心,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只能維持3天了,請求幫助。”“放心,我們來協調。”
“只要企業需要,黨員干部義不容辭。”大渡口區經濟信息委副主任蔣文勇這個春節,一直奔波在為企業協調解決各種難題的路上。“需要證明,我們出具;需要資金,我們申請;需要物資,我們協調。”
在大渡口區的爭取下,成功為國際復合申請國家專項貼息貸款2億元,打通了永川、江津、銅梁等17家重慶本地配套企業的原材料、物流鏈條,一棋帶動滿盤活。
“有信心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
“大渡口區為我們企業做了大量的協調服務,在他們的支持下,目前公司的產能得到了100%的保障,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單。”國際復合總經理李紅賓說。
數據顯示,今年1-2月國際復合生產產量較預算基本持平,生產端產品優質率、運轉率均保持同期最佳水平。2月份累計生產短切紗5600噸、直接紗20000噸、合股紗1700噸,基本滿足終端主要客戶的保供需求。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統籌規劃,我們有信心獲取全勝。”李紅賓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