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軍)“劉婆婆,我給你送口罩來了,非常時期,盡量少出門。”3月2日一大早,范思語敲開了九宮廟街道新工社區獨居老人劉功碧的家門,將口罩送到她家中。
今年25歲的范思語,是新工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社區“援老娘子軍”隊伍中的一員。
“我們社區一共9名工作人員,且都是女性。”社區黨委書記齊寧說,“援老娘子軍”因此得名。
新工社區老舊樓房多,且老年人口占了社區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80歲以上的常住老年人有110名。
疫情發生后,社區工作人員組成“援老娘子軍”,將老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心上,每天通過電話詢問老人情況,經常上門探望,幫助他們購買生活物資。
記者了解到,為了在疫情期間更好地為社區老年居民提供服務,“援老娘子軍”規范工作機制,將每日工作內容“清單化”,按照“單獨上門、多人采買”的形式,靈活機動地開展工作,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同時,在社區黨委書記齊寧的帶領下,“援老娘子軍”持續開展“敲門有愛”行動,每一位成員與老人結對,適當增加上門次數,提醒老人做好自我防護,關心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實際需求。
83歲的劉功碧老人就是范思語的結對對象。疫情發生后,老人的生活讓范思語非常牽掛。除了上門探訪外,范思語還專門花時間,為她講解疫情防治知識,消除老人心中的恐慌。
“思語就像我的親人一樣,只要有她在,我心里就很踏實!”說起范思語,劉功碧一臉的感激。
“‘援老娘子軍’,24小時在線。”這句話是齊寧的口頭禪,她同樣也是“援老娘子軍”成員。
“鄧師傅,我們給您帶了新鮮蔬菜,您盡量減少出門,有需要代買的生活用品,就給我們打電話。”3月2日中午,齊寧提著一包新鮮的蔬菜,敲開了鄧世維的家門。
今年70歲的鄧世維老人,和老伴居住在一起,由于夫妻倆體弱多病,兒女也不在身邊,出行很不方便。
齊寧上門探訪時,了解到兩位老人的代買需求后,二話不說,帶著“援老娘子軍”其它成員,為老人“跑腿”購買生活物資,解決他們在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的問題。
“只要給‘援老娘子軍’打電話,她們都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記者采訪當天,跟隨社區工作人員來到鄧世維家中。只要提起這一支隊伍,他臉上就露出笑容。
截至目前,“援老娘子軍”平均對社區每戶80歲老人上門走訪3次,為轄區老年居民“跑腿”代買生活物資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