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王玉潔)2月25日上午11點,春暉路街道新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謝瀟正在進行入戶排查工作,中途經過一棟待拆遷樓時,他發覺有些異樣。
“我當時聞到了一股煙味,就開始尋找源頭。”謝瀟說,當他抬頭往上看時,發現該樓7樓處有白煙往外冒出。
以為是發生了火情,謝瀟連忙和同事們跑上樓去查看情況。結果爬上7樓,大家看到,一名老人正坐在火堆前烤火。
謝瀟告訴記者,發現情況后他立即上前詢問,但老人不配合,拒絕和工作人員交流。幾番勸說,老人才一言不發地拿出自己的身份證,遞給了謝瀟。
接過證件,謝瀟得知老人姓范,今年61歲。他再一看,老人身份證上的居住地寫著:湖北恩施。
謝瀟一邊穩定住老人,與他交流溝通,一邊連忙讓同事將情況上報。了解到該情況后,春暉路街道立即聯系區公安分局、區衛健委和區民政局,共同為老人提供幫助。
在等待處理的過程中,謝瀟和同事繼續詢問老人的個人情況。“他只說自己是一名退伍兵,還有一個兒子。”謝瀟說。
當天中午12點,出于對老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負責任的考慮,春暉路街道聯合相關部門,將老人送往醫院進行全面體檢。
“這樣會給國家添亂,我不去體檢,我不去。”老人反復對工作人員說著這句話。面對這樣的情況,謝瀟耐心勸導:“你想不給國家添負擔,就應該去體檢,這樣是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最終,老人跟著社區工作人員上了救護車。
謝瀟和同事一直在醫院陪伴老人進行體檢。下午3點半,體檢報告結果顯示,老人身體狀況良好。但根據疫情防控需要,老人被安排到醫學隔離觀察點進行醫學隔離。看著謝瀟和其他工作人員們忙前忙后,對自己噓寒問暖,老人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情況。
原來,老人年初才從老家湖北恩施外出務工,想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不給兒子增添負擔,于是,他獨自來到大渡口。這期間,老人一直在各處打著散工,手機壞了,也舍不得花錢修理。遭遇突發疫情,老人沒地方打工,一時也沒地方住。
“老人性子倔,不想求助別人,覺得是給別人添麻煩,就靠到處撿垃圾為生。才住進待拆遷樓不久,覺得有點冷,剛生了把火就被我們發現了。”謝瀟說。
在區公安分局民警的幫助下,謝瀟聯系上了老人的兒子,他告訴謝瀟,自己也一直在尋找父親,這下終于放心了。當天下午5點,謝瀟委托隔離點內的一名醫生幫忙,這才讓這對父子通上了今年的第一通電話。
謝瀟告訴記者,待疫情過后,老人的兒子就會接老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