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超)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以來,大渡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統籌聯動作用,迅速集結起五支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宣傳引導戰、巡查防控戰、關愛守護戰、心理疏導戰、復工助農戰、物資保供戰等“志在戰疫”六大文明實踐行動,持續為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添柴加薪貢獻力量。
各部門、鎮街、村社的一線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面臨人員不足、物資短缺等困難,該怎么辦?
“麻煩大家,多發動人員報名,一起為抗擊疫情出力。”2月4日,一則招募公告出現在大渡口人的朋友圈、微信群里。
針對疫情防控的諸多困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一時間組織動員分中心、所、站全面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在全市率先全媒體發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公告”,開通24小時志愿者招募熱線。
很快,1460名各級各類志愿者迅速集結到位,并根據工作需求和志愿者特長,分門別類組建起了黨員先遣隊、基層服務隊、特色服務隊、專業志愿隊、典型模范隊五支志愿服務隊伍。
這些志愿者具有流動性大、服務時間不固定等特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強化培訓機制、規范管理機制、完善防護機制、明確褒獎機制、落實服務機制等精細化措施,進一步強化了管理。
“我們緊扣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布局‘六大戰場’,集中開展文明實踐行動,助力全區疫情防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負責人表示。
組織開展抗疫“宣傳引導戰”。通過發布信息、張貼海報、沿街懸掛橫幅、車輛流動廣播等多形式宣傳20余萬次、發放宣傳資料50余萬份;邀請李雪芮、梅玫等典型模范志愿者,錄制防控知識視頻10余個;邀請區內外的文化志愿者,推出歌曲、快板等文藝作品500余件,確保防疫宣傳零死角。
組織開展抗疫“巡查防控戰”。志愿者協助交通部門、鎮街、村社和企事業單位等,在區進出口設“大卡”、鎮街設“中卡”、村社設“小卡”以及在機關單位等設“點卡”,為來往人員提供體溫測量、衛生消毒等服務;協助社區、物業開展入戶走訪、上門排查和文明勸導等服務,切實構建基層防控堅實堡壘。
組織開展抗疫“關愛守護戰”。組織“雷鋒的士”等志愿服務隊采取“一對一”“多對一”形式,精準服務一線醫務人員、患者、隔離人員家屬及低保戶家庭,提供照顧老人小孩等服務5600余人次,配送醫療防護物資21500余件,發放低保金259.3萬元,發放救助金2.5132萬元,讓他們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
組織開展抗疫“心理疏導戰”。200余名心理服務專業志愿者,依托醫院心理輔導干預室等,線上提供“義渡康康”心理機器人,線下開通希望24熱線,持續開展“空中課堂益童心、智能科技益身心、文娛節目益民心、熱線交流益信心”等“益心移疫”四大心理服務,引導市民保持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
組織開展抗疫“復工助農戰”。面向全區546家復工復產企業,組織黨員義工組建14個“企業復產復工服務專班”,協助排查企業員工15000余人;組織專業社會組織鏈接社會資源,為困難村民解決30余噸果蔬滯銷等系列難題;招募農技專家組建農耕志愿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保障春耕生產。
組織開展抗疫“物資保供戰”。組織黨員義工協助相關單位極力保障醫療防護、民用生活等重要物資的供應;協助防護物資生產企業重啟生產線,擴大生產、投放量;引導市民采取適宜防護,不囤積防護物資;動員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捐款捐物,累計籌集口罩等重要防護物資25萬余件、資金47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