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文琰)李瑜??女,漢族,重慶長壽區人,1972年12月生,1995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躍進村街道黨工委書記。
2004年,李瑜被大渡口區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因2018年度信訪穩定工作貢獻突出,經大渡口區委、區政府批準,記三等功;2019年,因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成效突出,被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委政法委、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記個人二等功。
“近期是返程返工高峰期,你們要以更嚴格的措施做好自我防護,同時要監督好員工。”3月2日上午10時許,躍進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李瑜反復叮囑轄區內的商戶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李瑜堅持一線指揮、一線作戰。自1月22日開始,她連續工作,堅守“疫”線。
沖鋒一線深入確診病例小區
疫情發生以來,李瑜走遍了轄區每條道路,去宣傳、去監督、去排查。
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有疫情發生的社區、樓棟,總能看到李瑜的身影。居家隔離人員多的小區,她不僅帶領社區干部沖鋒一線,還會反復去,要去了解情況,去監督物業消殺,去安撫群眾。
直面疫情,李瑜說,她不能退,她也沒想過退縮。
1月23日,躍進村街道轄區內出現全區第1例、全市首批公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得到消息后,來不及顧慮,李瑜立即趕到確診病例患者所在小區。
李瑜第一時間召開街道疫情防控部署會,帶頭深入疫點查看情況,指導社區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摸清確診病人及64名密切接觸者的相關情況及行動軌跡,落實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醫學隔離及管控保障工作,強化樓棟人員進出管控。
“消毒用品盡快全部到位,消殺工作要建立臺賬,一點馬虎不得……”大年三十晚上,李瑜還在四處奔走,落實消毒藥品采購,聯系專業消殺人員對重點區域及周邊環境進行及時消殺,保障居民安全。
問及當時的情況,李瑜坦言,壓力還是很大。“僅僅一周時間,街道一小區就確診了6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說不慌是假的,但是我是黨員,我不能退縮。”李瑜告訴記者。
在李瑜的帶領下,街道機關黨員干部、社區干部放棄休假,進入“戰時”狀態,沖鋒“疫”線,保障轄區內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科學地開展。
敢打硬仗建立疫情防控網絡
躍進村街道有262幢老舊房屋,40萬平方米的背街小巷,12000多戶居民居住在開放式老舊社區,轄區人員復雜,人口流動性大。對李瑜來講,擺在她面前的是一場難打的硬仗,怎樣打、怎樣打贏,是她每時每刻都要思考的問題。
“剛開始時也有年輕同志一邊干一邊哭,壓力都很大,我也很理解他們。”李瑜說,“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心里都有顧慮,關鍵時刻我們黨員同志要挺身而出,條件雖然艱苦,但抗擊疫情不能等,我們都要行動起來。”
防護物資緊缺,為了盡最大可能保護一線工作人員安全,李瑜就想法子,雨衣當“防護服”,普通帽子當“防護帽”,垃圾袋當臨時“靴套”,戴上口罩,外加一副一次性手套,以最簡單的防護措施沖鋒在前。
為了防止疫情蔓延,街道黨員干部組成了4個排查宣傳小組,全面落實35名干部24小時輪班值守。值守夜班,李瑜會泡好一杯咖啡來提神,但在繁雜的工作面前,常常一杯咖啡從滾燙變成冰涼,李瑜也來不及喝一口。“冰咖啡,更提神。”李瑜說。
李瑜牽頭迅速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統籌街道、社區、公安、衛生、市場監管、物業等多方力量,組成綜合協調、排查管控、預防處置、宣傳輿情、后勤保障、安全穩定6個工作組,建立分級處置、每日會商工作機制……疫情當前,她“釘”在戰“疫”一線,牢牢守住基層防線。
在李瑜的牽頭組織下,街道還率先在轄區統一制作了樓棟疫情防控網格圖,在近700個單元樓下公示該單元“醫學觀察人員”“返程人員”等人員信息以及居家隔離觀察時間、監督電話和服務電話。
李瑜說,為了讓居家隔離觀察人員自覺安心隔離,除明確“一戶一人”的管控服務責任人員外,還為居家隔離觀察人員贈送了體溫計、口罩等用品。
服務民生關愛幫扶困難人員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疫情防控期間,對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我們一定要更加關心困難群體和特殊群體,要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在街道每一次的工作調度會上,李瑜總是反復強調。
轄區老人多,其中不乏孤寡老人、獨居老人。老人們怎么買菜做飯?怎么為不便出行的老人代購生活物資?
為此,李瑜要求社區每日要通過電話詢問、入戶走訪等方式掌握其身體健康情況,主動為不便出行的老人代購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資。
同時,針對轄區實際情況,李瑜要求相關人員要落實專人定期入戶走訪轄區42名困境兒童家庭;組織黨員義工、志愿者堅持開展“敲門行動”、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積極做好低保戶、民政建檔人員等困難人群的關愛幫扶;注重殘疾人在疫情期間的服務管理,為精神病患者開辟綠色送藥渠道,組織專人到醫院開藥取藥。
?
2月上旬,轄區內1名殘疾居民突發疾病,初診為胰腺癌,因其家庭貧困無錢就醫,希望街道給予幫助。
“居民有需求,身為黨員不能不管。”李瑜立即與重鋼醫院聯系,通過多方渠道積極為其爭取救助資金。目前,該居民已順利入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從過年前開始,李瑜就和街道社區的全體干部們堅守在社區防控一線,為了居民群眾,勇敢擔當、辛勞奔波。
“這些付出與居民的生命健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能為群眾做事,我們覺得很值得。”李瑜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