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大渡口區兩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救治醫院之一,大渡口區人民醫院第一時間制定防控組織架構,成立了以院黨委書記為指揮長、各分管院長為副指揮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醫療救治、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物資保障、宣傳督導6個專業組,明確各自職能職責,細化工作范圍,發揮各專業優勢特長,不斷加強疫情防控工作。
預檢分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隨著疫情發展,2月8日,大渡口區人民醫院果斷決定將關口前移,將預檢分診關口前移至門診大廳外的院壩內,所有進入醫院的患者均要經過預檢分診才可就診,嚴把進入醫院的“第一關”。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在出入口設立監測點,對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統籌協調醫院人員組成預檢分診隊伍,指派專業能力強、經驗足的醫生和護士承擔預檢分診任務,守牢疫情輸入的關口。

針對預檢分診點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人員通過詳細詢問發熱病人的流行病學史和癥狀,精準識別,安排專人將發熱病人沿既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最大限度避免有發熱和呼吸消化道癥狀的病人進入院內,發生交叉感染;同時在普通門診候診區進行二次體溫檢測,力爭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在發熱門診,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嚴格做好分區設置、管理,對發熱門診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分為特殊診區和普通診區。特殊診區專門用于接診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性較大的患者,其他區域作為普通診區,用于接診病因明確的發熱患者或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性較小的患者。

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對院內感染防控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以及防控基礎設施、基本流程逐一進行梳理,在制定統一規范的感染防控制度和流程的基礎上,根據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完善;合理劃分院內清潔區、潛在污染區和污染區,強化對不同區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行為規范的監督管理,保證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流程和防護措施符合相應區域管理要求;加強可重復使用的診療物品感控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加強全員培訓,切實查找防控策略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時加以改進。
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過程中,醫院黨委多次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工作,同時黨委研究決定成立隔離科臨時黨支部,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和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領導干部靠前指揮、科學防控,黨員同志沖鋒在前、勇擔重任。2月初,醫院向全院發布關于支援湖北的倡議書和志愿者招募通知,醫院醫護人員積極響應,紛紛主動請纓,請戰醫務人員達60余名。目前,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已有12名醫護人員加入大渡口區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湖北孝感進行支援。

為守護醫院醫護人員安全,大渡口區人民醫院制定符合區情、院情的救治、轉運、個人防護等相關流程共計22個,對醫護人員進行嚴格培訓,確保人人過關。同時,醫院將所有流程張貼在發熱門診墻上,時時刻刻進行提醒,嚴格落實醫護人員的診治及個人防護流程符合規范。
針對防控物資短缺的情況,醫院加強醫用防護用品的集中統一管理,建立《大渡口區人民醫院疫情防控物資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入庫、出庫管理,根據不同工作崗位,按照防護需要,科學合理分配防護用品,所有防控物資由物資保障組按照“優先保障醫療救治工作、科室一線工作人員,統籌保障行政后勤防護需要”原則進行發放,確保醫務人員開展診療工作時能夠獲得必需的防護用品。
接診情況
截至2月27日,大渡口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患者累計達到623人次,累計送檢PCR標本619人份,其中,發現疑似病例7例,確診病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