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大年初四,家住我區翠園社區石板場的曾鑫卻選擇向東出發——武漢火神山醫院。
????48歲的曾鑫是一名從事暖通行業的工人,在這個行業已經20年了,可謂是業內的“行家里手”。春節原本是他一年中難得可以陪伴家人的美好時光,而今年,他卻另有“任務”。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方,現正在招募志愿者,他們需要通風系統安裝工,去不去?”當日下午5點左右,一位在中建三局上班的朋友給曾鑫打來電話,商量去“疫”線參加支援工作。
????“什么時候走,我馬上收拾東西!” 面對疫情,曾鑫第一次做出這么大膽的決定。隨后,曾鑫還聯絡了一些工友,他們組成了一支志愿施工隊,當晚10點左右,兵分三路奔赴戰場。
????一路向東,勇往直前。奔波近10個小時,跨越800多公里,終于在1月29日清晨7點多抵達武漢市的高速路下道口。當天正下著小雨,天氣很冷,四下無車無人,遠處的警示燈,一閃一閃的。曾鑫和隊友們感受到了籠罩在這座城市上空的緊張與不安。
????在出示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指揮部的介紹信后,曾鑫和工友們獲準通行,直接前往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
????上午9點,曾鑫和工友們終于來到火神山醫院工地附近,遠遠望去,整個工地一片繁忙的景象。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現場,成百上千戴著口罩的工人緊張忙碌著,裝卸空調、鋼板等物資的車輛絡繹不絕……
????“兩天內,班組必須完成三千平方米材料加工!4天內,必須完成風管安裝!”來不及休息,更顧不上吃飯,曾鑫和工友們立馬投入到醫院機械通風系統的安裝工作。得益于多年工作經驗,切割、組裝、吊裝等工作對于曾鑫等人來說不算難事,但醫院有自己特殊的規定,對通風系統的安裝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曾鑫和工友們全力以赴,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力求完美,不敢有半點馬虎。
????武漢的深夜,冰冷刺骨,冷風鉆進衣服冷到骨子里。
????“忙!是大家最深切的感受!”曾鑫說,為了趕進度,大家都是早上6點開始干活,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1點多才回去休息。因為住宿的地方離施工現場大約有20公里,有時候為了節約時間,大家晚上都不回賓館,餓了就吃桶方便面、困了就隨便找個地方瞇一會兒……
????因為擔心自己不一定能夠很快回去,曾鑫會在極少的休息時間里擠出空隙拍攝一些視頻記錄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有意外還能給自己的家人看看吧,最起碼他們能知道我在‘戰場’上都干了什么吧!”曾鑫說。
????2月2日,經過日夜鏖戰,曾鑫與工友們圓滿完成了機械通風系統安裝任務,武漢火神山醫院也正式交付使用,從2月4日開始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每間病房單獨設置不循環利用的新風系統和排風系統,共同構成負壓系統,病房內持續供應新鮮空氣,排出氣體經消毒后才會排入空氣中……”2月2日晚上,央視《新聞聯播》在介紹火神山醫院時,作了這樣的介紹。
????2月5日,在當地政府的安排下,曾鑫和工友們做了體檢,并于2月6日凌晨決定連夜從武漢開車回到重慶。
????當與自己并肩作戰了近160多個小時的工友們分別的那一刻,曾鑫緊握工友們的手:“等戰役結束后,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場戰疫我們沒有缺席!”
????沒有熱騰騰的飯菜,沒有家人的迎接,在這個寒冷的清晨,曾鑫站在家樓下抬頭望向家里的窗戶,有多少次都想沖上樓告訴家人我回來了,但是他忍住了。
????“老婆,我回來了,可是現在不能回家,我必須要接受隔離。等隔離完了,我立馬和你們團聚!”站在樓下,曾鑫撥通了妻子的電話。
????隨后,曾鑫便獨自一人回到另一所居住地進行自我隔離。回到住所后,他立馬聯系了翠園社區工作人員,并報備了自己的行程,主動在家隔離14天。
????2月6日早上,翠園社區工作人員為曾鑫送去了水果、蔬菜等生活用品。
????2月14日下午,曾鑫撥通了家里的電話,是兒子接的電話,他問兒子:“如果爸爸這次被病毒感染了,你會恨我嗎?”
????電話那頭,兒子斬釘截鐵地回答道:“爸爸是大英雄,不會被打倒!你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
????(記者 黃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