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放心了,這個窨井再也沒有污水倒灌了。”近來,家住春暉路街道陽光社區的王淑芳,總是忍不住轉到松華閣小廣場,去看看那個曾經一下雨便污水倒灌的窨井,確認其是否還有污水溢出。
????松華閣是一個老舊小區,地處鬧市,除了居民區,還有好些商戶。大約從去年年初開始,這處窨井,一下雨便有污水倒灌,嚴重影響商戶正常營業和小區居民日常生活。
????“這個地方相對周邊地勢較低,再加上排水不暢,一下雨便容易倒灌。期間,我們也想過好些辦法,比如增加清掏疏浚頻率,但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根治。”該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文巧告訴記者,去年10月的一個雨天,雨并不算大,但窨井污水倒灌卻非常嚴重,“那天,松華閣小廣場上部分路面的污水沒過腳踝,個別商鋪的電源插頭甚至浸泡在污水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于是我們向區住建委求助。”
????區住建委接訴后,立即趕往現場查看,緊急調用抽水泵進行強排,情況暫時得到控制。
????“這是機構改革后,排水管網維護職能正式移交區住建委,我們進行的第一個管網整治工作。”區住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個持續數月的“疑難雜癥”,該委決定找到“病根”,從源頭上根治這個頑癥。
????隨即,區住建委聯系重慶市堪測院組織專家,啟用管道機器人對該片區地下管網進行“CT診斷”。經過5天的緊張工作,勘測周邊管網近千米,終于找到“癥結”所在:原來,在距該窨井稍遠的臨街主干道處,一段原有市政管道局部塌陷50余米,導致管網堵塞,化糞池不通,每逢下雨天就出現污水倒灌。
????“病因”找到了,但此處地下管線錯綜復雜,除了排污管線,還有自來水管線、電力管線、燃氣管線、通信電纜等,而且排污管道深達4米,地面還有好幾棵行道樹需要移開,極大地增加了搶修難度。
????區住建委迅速啟動應急措施,與相關單位對接,制定針對性搶修方案。為了把周邊環境、交通、生活區、商業區的干擾降低到最小,區住建委決定另設一條百余米長的臨時排污管道,繞開病灶段,24小時不間斷抽排污水,同時采取“頂管方式”給病灶段“動手術”,變“開膛破肚”為“微創手術”。
????2019年11月4日,松華閣排水管網整治工程正式啟動,施工人員開挖了一個深約5米的作業井,以暗挖式施工,一點點地將舊管道進行切割、拆除,將新管道一節節頂入……經過30多天的緊張作業,2019年12月9日,污水管網正常通水。12月12日,行道樹恢復,作業井全部回填,松華閣小廣場煥然一新,困擾附近居民數個月的頑癥痼疾得到徹底根治。
????(記者 李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