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到,又到消費高峰時。伴隨著2020年春節的臨近,區消委會溫馨提示廣大消費者:
????一、講安全,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
????春節期間,無論旅游出行、購物還是餐飲消費,應注意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網絡交易不要隨意提供個人信息,不要見碼就掃,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輕信“飛來橫福”和“中獎信息”。通過網絡預訂車票、門票等,要注意識別網站真偽,拒絕黃牛購票,嚴防消費詐騙。警惕第三方平臺的默認搭售。
????二、買年貨,選擇正規商超,確保商品品質
????消費者購買年貨,應到正規商場超市選購,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線上購物要到正規電商平臺,合理行使“七日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購買商品做到貨比三家,價比三家,不輕信商家的宣傳噱頭和低價誘惑,促銷商品詳細了解促銷原因和促銷規則,防止商家不予退換,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等相關證據。
????三、訂年飯,選好場地,明確細節,文明就餐
????消費者預訂年夜飯或在外就餐,應選擇食品安全有保障的餐飲企業。最好對餐飲場所實地考察,簽訂書面合同,明確消費細節,對菜品名稱和實際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合同中應注明預付款項是“定金”還是“訂金”,保留購物憑證,確保維權有據。
????四、去旅游,選準線路,嚴防低價陷阱
????春節出游的消費者,有條件的可以考慮錯峰旅游的方式。如果參團旅游,要選擇正規旅行社,簽署旅游合同,嚴防低價誘惑,對旅游景點、食宿場所以及進店購物等事項要在合同中明確。自行旅游要事先做好準備功課,預訂好酒店、餐飲、交通工具,選擇民宿、自助的方式要事先與房主做好入住的具體內容和細節的約定。如果消費者選擇通過平臺購買旅游產品,一定要確認好平臺應盡的義務,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防止因平臺推卸責任的“甩鍋”而蒙受損失。
????五、預付費,要看信譽,充值式消費要留神
????春節期間,消費者選擇美容美發、健身、洗車、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卷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理性消費、按需充值,切勿盲從,勿輕信超低折扣宣傳,以免遭遇無良商家卷款跑路。
????六、買保健品,關愛老人,老年消費防忽悠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發布的《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中明確規定,自2020年1月起,保健食品警示用語在商品最小包裝物主要展示版面的占比不應小于其所在面積的20%。購買保健品時要注意識別,謹記“保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防范保健品夸大和虛假宣傳。
????子女也要提醒老年人,一些經營者往往借年節以“感恩答謝”等名義,組織老年人免費參觀旅游并贈送雞蛋等小恩小惠,誘導老年人購買假冒偽劣保健品。還有的以微信朋友圈點贊等形式,說“買產品”或者是“集贊”可以參加所謂的低價國內游、境外游等,誘騙老年人上當。
????(區消委會)